第120章 指点迷津(1 / 3)

书名:穿越荒年,我靠做二道贩子发家致富 作者:我叫叶老蔫 字数:4229

大运河码头。
十几日的舟车劳顿。
自辽东而来的张益和聂西陲如释重负的跳下了货船。
他们跟叶渡一样,都有从军的经历,后来也跟叶渡一般被胜任安置做了村正,只是他们的区域更加偏远,位于辽东。
虽然他们也自行摸索,依托于折冲府的庇佑,做些生意,但是缺乏经验,缺乏资本。
导致他们的日子过的非常艰辛。
这一次南下,连一张客船的船票都买不起,最后只能跟货物塞在一起。
不过,一想到即将参加的麻制品拓展大会,可以见到昔日的偶像叶渡,二人的忧愁和疲惫顷刻间就一扫而空。
叶渡在黄麻作坊开业以后,曾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去各地考察市场和当地服装的生产情况。
得知辽东有几个小兄弟在研究一种纸做成的衣服,便曾派人过去洽谈。
穷的连饭都吃不上的张益一度想要把作坊卖出去。
可是人家嫌有军方的投入且估价太高,这单生意一直做不成。
幸好这个时候,叶渡的手下到了。
直接掏出了三千贯,购买了该作坊的百分之三十的股子,从而让这个处于倒闭边缘的作坊得以重新经营下去。
这一次来沧州,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作坊缺乏铜钱,又要找叶渡要钱。
而是叶渡组织的这次盛会,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珍贵了。
战乱才刚刚过去没多久,百姓都处于破产的边缘。
衣服昂贵的价格,导致很多人家只有意见衣服。
大家买不起衣服,你做出太多的衣服来又有什么用处?
不过……
叶渡投资的作坊,却改变了这种糟糕的情况。
他采取了成本极其低廉的黄麻作为原材料,大幅度的降低了衣服的价格。
让无数穷的叮当乱响的百姓,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到了衣服,可以大大方方的出门劳作。
并且人家还是挣钱的。
眼看着叶家的作坊越来越红火,自然有大量的人涌入了麻纺织业。
市面上低廉的衣服越来越多,大家也多多少少的赚了一些。
正当大家以为,找到了摇钱树的时候。
结果........
桑农一通闹腾,再加上有人对叶氏商行下黑手。
其中又有大都督府上下其手,这让刚刚繁荣起来的纺织业,差点直接崩死。
在这次动荡之中。
那些有权有势的世家其实还好一些,大都督府也好,刺史府也罢,他们下达的处罚不会太过分,即便是比较过分,有人脉就有盘桓的余地。
但那些刚刚加入其中的作坊主就不一样了,甚至有些人连缴税的门在哪儿都不知道,最后不被处罚就奇怪了。
有的还非法雇佣工匠,比如雇佣朝廷的匠户,富商的奴仆,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不被允许的。
而且当他们生产出来产品之后,发现价格远远高于叶家的产品。
这也导致他们的产品根本没有地方销售,最后无奈破产。
唯独叶氏商行,平稳的度过了风暴不说,还被朝廷嘉奖。
毕竟是造福百姓的行业,官员每日有好衣服穿,不能逼着老百姓光屁股上街吧?
一家作坊如何才能规范的经营,不触犯大乾的律令?
一家作坊如何才能最大效率的生产产品,而有长远的发展?
这些都是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而在这种情况下,叶渡并没有搞什么垄断经营。
而是大大方方的邀请所有有心从事麻纺织的商人,一起来沧州召开大会。
他要将他们掌握的技术公开,生产模式公开,让大家一起生产出更多廉价的衣服。
麻纺织作坊的投资虽然不小,但是只要掌握了技术,踏踏实实的干,绝对能长期稳定的赚到百姓的钱。
所以这件事情根本不用刻意宣传,河北道甚至很多商人便已经不远万里的前来参加盛会。
麻纺织行业要跨步发展,要有更多的作坊。
肯定需要更多的麻丝,更多的机械。
所以,各大商人、作坊主千里迢迢的前来不说,那些生产麻衣的大地主,制作机械的作坊主,也极其的疯狂。
一想到以后便宜的衣服在大乾大行其道,制作纸衣的张益也想着跟着蹭蹭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