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1390章 西辽使者(第一更)

第1390章 西辽使者(第一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45

靖康十七年,三月,春风吹皱了汴河水。
人们脱下了厚厚的衣衫,穿上色泽明丽的丝绸,拖家带口到郊外踏青。
一些西域来的人,牵着骆驼,提交了通关文牒后,进入汴京城,行走在宽阔的水泥路上。
他们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眼睛兴奋地到处乱转。
对于这些西域人来说,自从进入河西,就开始感觉到不一样。
等进入关中之后,中原特色更加浓厚。
他们震惊如今长安城的繁荣,惊讶西京洛阳的富庶。
直到从黄河登陆,看到了坐落在中原腹地的这座中原第一城后,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孤陋寡闻。
这一年的汴京,已经有了近三百万人。
十七年前的外城之外,是一些穷苦百姓用茅草临时搭建的房屋,那种房屋一到了夏天,尤其是下雨之后,就会钻出许多虫子。
而如今,外城之外,已经是一片又一片建筑群,鳞次栉比。
有专门的住宅区,独立的商业区,还有小贩们热衷的菜市,以及达官显贵和城市中产都热爱的园林。
这样的外城新区,以过去的汴京城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这些西域商人,一路看的眼花缭乱。
床古儿不由得感慨:“我十七年前在草原狩猎、牧马,天佑皇帝陛下持兵而来,我投奔陛下,早听陛下说中原富庶,中原汉人的城池巧夺天工,商品琳琅满目,却不以为然,以为还是我草原的牛羊更加肥美,草原的胸怀更加广阔,而如今,我抵达中土的汴京,看到眼前这样的景色,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一边的萧朴古只沙里说道:“我也曾听我父亲说过,当年我大辽与宋国做买卖,宋国商品在燕京是最受欢迎的。”
“使者,陛下已经在皇宫等候几位,请快快赶路吧。”一边的大宋官吏提醒道。
这些人正是西辽的使者。
从停战以来,西辽高层便开始着手推进丝路的建立。
耶律大石先后派出了多名使者前往北庭城、高昌,又派人抵达长安。
现在,西辽的使者到了汴京,算是宋辽关系进一步的演变。
萧朴古只沙里说道:“这位官人,我们想请教一下,这地面是用何材质铺设的,仿佛不是石头,也不是砖块。”
“抱歉,这些我也不知道。”
床古儿和萧朴古只沙里对视一眼,也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跟着礼部的官员,一路到了皇宫。
此时,赵宁与宰执,以及六部尚书皆在紫宸殿。
西辽众人一路抵达紫宸殿前,礼毕之后,才踏入殿内。
床古儿和萧朴古只沙里同时说道:“小使见过大宋皇帝陛下,恭祝大宋皇帝陛下圣安。”
“不必多礼。”
“谢陛下。”
“贵国能派使者到汴京来,朕心甚慰。”赵宁气定神闲地说道,“宋辽原本就是兄弟之国,中间有一些误会,误会解除后,宋辽再续和睦。”
“陛下圣明。”
说着,床古儿命人取来一个精美的木匣子,他打开木匣子,说道:“这是一块从青黛,是吾皇专程命人采来,献给大宋皇帝陛下的。”
大臣们定眼看去,却见一块很大的青黛正安静地躺在木匣子里面,不由得神色惊讶。
青黛就是青金石。
早在西汉时期,就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抵达了长安。
青黛是中国皇帝们的专宠,中原地区以及高昌、北庭,都没有青金石。
唐宋的青金石主要来自西域的河中以南,也就是后世的阿富汗地区。
另外,在古波斯、古希腊和罗马,青金石也都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这种石头,在大宋皇家御用工匠们的巧夺天工之下,可以做出非常精美的物件,这些物件,一般只有皇家专属。
大宋的君臣没想到西辽出手如此阔绰。
“这是吾皇的一点点心意,请陛下不要嫌弃我国小民弱。”
赵宁说道:“使者费心了,替朕好好谢谢贵国国主。”
说着,赵宁也让人取了一件物品上来。
竟然是一尊黄金雕琢的麒麟瑞兽。
那麒麟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要活过来一样。
“为了表达谢意,朕也送贵国一样礼物,麒麟在天朝代表祥瑞,希望大宋与大辽能够风调雨顺、国富民安。”
“陛下圣明。”
随即,萧朴古只沙里说道:“陛下,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萧朴古只沙里道:“希望大宋能增加丝绸和茶叶的供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