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948章 兵临渤泥(第二更)

第948章 兵临渤泥(第二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23

囤积食物是宋人海航的必备条件之一,在理论和实践应用上,宋人也做得非常好。
早在北宋初年,就有人曾对海洋有较深入研究,写过《海潮论》,绘过《海潮图》的燕肃创制过指南车,把指南针运用于陆上交通。
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到几种用磁针定方位的方法,如“缕悬法”、“水浮法”。
“水浮法”就是把磁化的钢针穿在灯芯草中,浮于水面。
据说,最初传入欧洲的指南针就是沈括的“水浮法”。
最直接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宋代文献是《萍洲可谈》和《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萍洲可谈》卷二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它在这个时代,指引了宋人扬帆大海,彻底打开了海上丝绸之路。
靖康十一年正月初十,宋军先在占城的毗阇耶港休整。
毗阇耶是占城国南部的一个海港,占城国王出逃真腊,下落不明,占城国名存实亡。
在这种情况下,毗阇耶基本上成了没有管的不良少年,甚至一群本地人兴高采烈、蹦蹦跳跳地站出来成了一群海寇。
扬言要在占城国南部做大做强,创造辉煌。
他们干的事情主要是拦截过往船只,能抢就抢,抢完就跑。
以至于从占城到古暹国之间的海线,遭到了严重的损失。
无论是钦州还是广州南下的商人都曾经在这里被劫掠过。
从去年开始,李宝就在此用兵,以青铜火炮横扫这一带,海寇无不闻风丧胆。
又采用打击和招安的手段,几乎断绝了这一带海寇的威胁。
眼下宋军在毗阇耶停靠一日,补充了大量的蔬菜、水果,还有不少果酒、淡水。
李堃跑去检查,他说道:“黄果多补充一些。”
“总参军放心,黄果已经全部补充完毕,足够全军吃上半年。”蒲罗新说道。
“好,准备出发吧。”
蒲罗新突然说道:“总参军,我听说这黄果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柠檬?”
“确实有这样一个名字,我听钱相公说,还是赵官家取的,在海船上配置此物,也是赵官家的意思,自从了有了柠檬,海船船员生病概率大大降低。”
“陛下怎么会知道此物对海员有好处?”蒲罗新疑惑道。
“咱们哪里能猜度陛下的心,你刚来我大宋做官,别多想了。”
补充完,宋军再次出发。
柠檬是古代远洋航行必备之神器。
大航海时代,大量的欧洲人在漫长的海洋航行中经常得坏血病死掉,以至于大航海一度成为噩梦。
后来就是柠檬拯救了海上的欧洲人。
因为维生素。
此时的三佛齐并不知道,大宋的海军已经来了。
正月二十八日,风和日丽渤泥港像往常一样,聚集了不少商船。
其中可以看到三佛齐的船,船上有旗帜,旗帜上面写的马来语。
三佛齐是南海最强大的国家,它的控制范围一度从古暹国到爪哇,也该函渤泥,几乎笼罩了南海诸国三分之一的领地。
马来语是诸国之间的官方语言。
不少南下的广州人和福建人多多少少都会一些。
在渤泥港的海岸上,有许多车马,上面装载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有无数种数不过来的药材,还有诸多香料。
李堃看了看桌上的时钟,拍了拍它,说道:“怎么停了?”
“总参军,此物似乎坏了。”
“坏了?还有备用的吗?”
“好像有。”指挥使王愙跑到甲板下面找了半天,拿了一个新的时钟回来。
李堃叹了口气:“有这时钟,确实方便了许多,知道现在的时间,根据时间来做安排。”
王愙指着前面,提醒道:“总参军,前面的宋船停下了。”
“我看到了,靠过去。”
那是一艘福船,顾名思义就是福建造的船,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船。
宋军的战船有一部分是杭州造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福建造的,结构层面与福船很像。
里面的设计更是非常讲究,甲板下面有许多房间,每一个房间有六张床。
还是上下铺的。
这可不是赵宁整出来的,是正史中便如此规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