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813章 吴璘入大理(第三更)

第813章 吴璘入大理(第三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24

六月的成都已经进入盛夏时节,烈日炙烤着大地,一切都被照耀得明晃晃的。
不过,成都城外却是商旅络绎不绝。
甚至可以看到从西边过来的不少吐蕃人,他们牵着驴子,或背着竹篓,或是坐着马车。
这些吐蕃人主要是想到成都买茶叶。
这个时代的吐蕃不比大唐时期,吐蕃各部已经分裂,再也不复当年之勇。
倒是随着中原茶叶的数量增长,一批吐蕃人在喝完这种中原神奇树叶后,顿时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吐蕃人:世间竟有如此好喝之物!走!去买!
于是,茶叶成了吐蕃人的快乐瘦宅水。
而成都,作为大宋朝西南最大的城市,其繁华程度,自然是配得上自古以来的“天府之国”的称号的。
蜀绣、蜀纸,在大宋朝是如雷贯耳的。
交子就是成都这一带的商人搞出来的,后来赵佶和蔡京觉得这东西真他妈的好用:给老子印,往死里印!
再后来,赵宁:给朕把印钞机全部打开!
这也说明了成都商业之繁华。
此时,一个人骑着一匹马飞奔到知府衙门。
倒是无人敢拦他。
“报!卢知府!前方传回来的信!”
成都府知府卢法原接过来信,他看完后,说道:“几个月过去了,范宗尹一兵未发?”
“卢知府,范宗尹还是发了两路兵的,从黎州和嘉定发的两路,不过听说已经兵败而回。”
“范宗尹刚到的时候,不是表现得胸有成竹,不是很厉害的吗!”卢法原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立刻提笔开始写。
他写的是奏札。
范宗尹跑到西南来兴兵攻打大理这件事,可不是他范宗尹一个人的事。
朝堂各方势力都盯着这边。
甚至京师一大堆人,早就准备好了弹劾奏札,只要战局稍微不利,立刻就有人奏疏上去。
卢法原自然是受人所托,悄悄盯着范宗尹。
成都府推官杨樊说道:“卢知府,这范宗尹不出兵,是不是有其他目的?”
“什么目的?”
“下官一时间也不能猜出来。”
“你可知乌蒙山有多高?你可知西南诸蛮有多残暴?”卢法原不屑地说道,“就范宗尹那小子,怕是连血都没见过,也敢来西南来放肆!”
等写完奏札,卢法原立刻八百里加急往京师送。
这封奏札一旦到京师,必然会引起巨大的反响。
因为从黎州和嘉定发的两路人马,先后都战败了。
这在本来就对征讨大理国争论不休的大宋朝堂上,无疑就是扔进了一块大石头,必然卷起千层浪来。
即便卷不起来,也有人想要它卷起来!
但卢法原不知道的是,此时,高量成已经开始在大理国内大规模征调青壮。
当然,征调青壮是一门技术活,不是想调就随意调的。
虽然大理国不是纯农耕文明,但是部落的青壮们也是劳动力,不能随意乱来。
而且王都附近的肯定不能随意征调,东面石城郡是驻守东线,防御自杞国的,也不能征调。
于是,便从善巨郡、弄栋府、善阐府、威楚府抽调。
此次抽调的青壮人数大约在五万人,后勤人数在七万,一共十二万。
将全部云集在会川府,然后由高量成亲率大军抵达东川郡,与宋军对峙。
加上之前会川府六万人,一共十八万。
将对外号称三十万。
六月中旬,就在大理国内部进入紧急状态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一路五千人规模的军队,沿着红河,进入了大理国内。
这支军队的人数并不多,但却是一支装备极其精良的军队。
不仅仅有铁甲,还有装备了大量弩箭,每一个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如此数量的军队,对于吴璘的快速行军,自然减了不少包袱。
而且有红河,宋军只需要船只即可。
等到六月中旬的时候,吴璘沿着红河,穿越了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脉。
这是一件极其考验军队耐力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