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704章 君子馆之战(第二更)

第704章 君子馆之战(第二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15

君子馆在大宋历史上赫赫有名。
但这并非什么好名声。
河间府,北宋三镇之一。
北宋三镇是雍熙北伐失败后,大宋朝没能收回燕云,被迫在河北一带建立的军事防御纵深。
而河间府的西北有个地方叫君子馆,这里曾经发生过君子馆之战。
君子馆之战的结果是,数万宋军全军覆没,宋太宗赵光义对辽国最后的尊严被踩得粉碎。
君子馆之战,是两次大宋北伐失败后,辽国对大宋的一次报复性进攻。
它是一次标志性事件,是大宋朝军事分水岭,也是国防战略从进攻转为防守的开始。
大宋朝开国底子是相当厚的,车神两次北伐损耗了大量精锐,但依然还有数万禁军精锐,而且有不少骑兵。
而君子馆之战,这些精锐尽数折损,赵匡胤当年苦心经营的禁军精锐几乎全部丧失。
宋辽之战,直到澶渊之盟后,才真正停止。
但的的确确,君子馆埋葬了数万汉家男儿。
据说21世纪有人在君子馆附近挖出许多白骨,那正是宋军战死的遗骨。
这也足以说明河间府战略之重要。
河东之地有太原那样的重镇,且太行山这样的山区会天然阻止游牧民族。
倒是河间府这种一马平川的平原,是北方蛮族重点打击的地方。
张宪很快就明白为什么姚政会去君子馆了。
君子馆在滹沱河之畔。
这一段的滹沱河流向是西南到东北纵向流动的,相当于阻挡了骑兵向西的进程。
姚政是想切断金军向西的退路,把金军压缩在君子馆一带打?
十三日中午,完颜婆卢火的斥候侦查到了姚政的行踪,并且向他汇报了。
完颜婆卢火二话不说,也立刻向君子馆方向挺进。
下午的太阳格外毒辣,滹沱河畔的庄稼地里的农民们还在收庄稼。
姚政也是河北人,但他是河北相州的。
看见滹沱河畔的农地,他不由得感慨:“这河间府的许多田都荒了,多可惜啊!”
另外一个叫卢林的参军也感慨道:“因为靖康元年,有些人要么被金人掳走了,要么死了,要么南迁了,留下来的不多,这已经是很好了。”
“哦,你怎么知道?”
“下官就是河间人啊!”卢林无奈地笑道,“当年金军南下的时候,下官才十五岁,金人南下之前,三镇沃野千里,庄稼连片,经历劫难后,早已物是人非,这些年当地的农民很苦,金国的赋税比大宋重得多。”
姚政倒是也没有与卢林聊太多,得知金军还没有跟上来,姚政留了斥候,让所有人去河边洗澡、解乏,让马儿去饮水。
半个时辰后,斥候来报的时候,士兵们已经全部歇息好,在快速集结。
一个叫张成的士兵正在快速穿衣服,他突然发现田野前面有一个少年正在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他。
“小子,快回家去,这里马上要打仗了!”张成朝少年喊了一声,随后拿起放在旁边的铁骨朵,开始披甲。
那少年似乎不怕,走了过来,更加好奇:“要打谁啊?”
“打金贼啊!”
“就是那些天天来我们村征粮的吗?”
张成想了一下,说道:“没错!就是打他们!”
“打完他们,还会有人到村里征粮吗?”
张成想了想,说道:“还会有,但是会很少很少,以后田你们自己种。”
“谁说的?”少年明显兴奋起来。
“当今天子说的。”
“天子是谁?”
“天子就是皇帝!”
张成披完甲后,上了马,说道:“快回去吧!”
说完,他转身去大部队集结。
前面的号角声已经响起来,说明金人离不远了。
果然,据情报,完颜婆卢火的人距离这里只有数里。
很快,便能用肉眼看见田野间的骑兵军团。
“报!宋军就在前面!”
完颜婆卢火说道:“老子看到了!这些宋狗,跑不掉了吧!”
“都统,此地似乎是君子馆。”一个幕僚提醒完颜婆卢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