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469章 虞允文(第一更)

第469章 虞允文(第一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182

当虞允文入殿的时候,激动的心情难以自已。
“学生参见陛下,万岁。”
这一年的虞允文二十一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
他穿的是东京大学的衣服,面目清瘦,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身高虽然不高,但身姿却格外挺拔,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
赵宁说道:“不必多礼。”
“谢陛下。”
“你是东京大学工学院的学生?”
“是的。”
“为何要选择工学院?”
“学好了可以筑城。”
虞允文这个回答倒是让赵宁颇有些意外。
“你很热衷于筑城?”
“无论是防戎,还是扩边,皆要筑城,复中华之故土,在于筑城,扩边疆域,亦在于筑城。”
“哦,扩边疆域也在于筑城,此话何解?”
“如河西走廊,纵使大宋以武力取回,但若不在河西走廊大范围筑城,很难与中原互通有无,过不了多久,便会被敌人重新占领,所以学生认为,扩边疆域,亦在于筑城。”
他用很清晰直白的话回答着。
然后,他继续强调:“扩边,不在于扩充领土,而在施以王化,施王化者,人也,没有人,哪里能施王化呢?不能施以王化,四方不服,天下何安?”
赵宁顿时对这个人来了兴趣,他才二十一岁,在拓边这个问题上居然看得如此透彻。
“这些是谁教你的?”
虞允文回答道:“是学生自己读书的时候想的。”
“你读了什么书?”
“陛下的书都读过,如《舟民论》、《实事求是》、《战争论》,还有最新的《市场平衡论》,另外,陈侍郎(陈规)的《新城通要》、《炼钢新论》、《城路论》等也都有读。”
赵宁问道:“那儒家经典有读吗?”
“有读,学生自幼开始读儒家经典,也读程子洛学。”
“那为何后来加入东京大学?”
虞允文面色自若回答道:“儒学重礼,礼乃天下之本,礼至则安,可治天下,新学重术道结合,教人思辨、实践,可助个人成才,两者结合,乃是大道。”
赵宁不由得点头。
事实上,儒学到21世纪都没有在中国根除,只不过去了糟粕。
中国人的礼、义、信、克制、责任等等,都来源于儒家。
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学而时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出自于儒家。
所以才提出了“依法治国”,也要“以德治国”的理念。
只有法,没有德,是一个冷漠的社会,在没有灾难的时候,大体还能相安无事,一旦灾难降临,必迅速土崩瓦解,一盘散沙。
虞允文所说的儒学与新学结合,正是赵宁心中一直想要去做的。
“孔家通敌,你知道吗?”
“学生知道。”
“那你还学儒家?”
“儒学起于周礼,成于孔夫子,与孔家有何关系?”
“那你觉得朕处置孔家,将他们全部发配戍边,是正确的吗?”
“通敌叛国,陛下不杀他们,已经是仁慈。”
看来对于孔府通敌一事,民间看法各自不同。
许多儒生的信仰的确崩塌了,但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拿孔家当一回事。
赵宁对这个年轻人越发的喜欢,他说道:“知道朕为什么召见你吗?”
“学生不知。”
赵宁让人将吴玠的军报递给虞允文,说道:“你看看这个便知道了。”
虞允文接过来,好奇地打开,开始看。
他这一看,微微有些惊讶,赵官家居然将前线军报给自己看。
他激动地开始阅读,阅读得很仔细。
但看了一些内容后,又极度震惊和愤怒。
因为里面有许多金军是如何在太原城鱼肉百姓的描述。
“我军克复太原,金国必然震怒,朕想让你去一趟前线,见金使,问责金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