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441章 开门放秦桧(第一更)

第441章 开门放秦桧(第一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52

赵官家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仿佛天公发怒。
新学之争已经进入最关键的时刻。
赵宁也真正见识到了掌握话语权的儒家既得利益者是如何曲解先贤的思想的。
这就是解释权归属的问题。
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
赵官家是不是可以直接跳过今日朝堂的辩论,提刀子砍人就完了?
还真不能。
马上安天下,提笔治天下,这是自古之理。
五代的君主们都相信得到军队就可以得到天下,不相信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能安邦定国,所以短短54年蹦跶出14个皇帝。
天下无法达成共识,哪怕是一个小国内部,在思想层面也无法达成共识。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书同文,车同轨”,其实是在为推行统一的意识形态打基础。
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是第一次有了官方成形的统一意识形态。
无论后世怎么骂儒家,在生产力有限的古代,都是儒家意识形态形成的秩序,在维持着帝国的统一。
如果赵宁在12世纪的生产力大背景下,短时间内将儒家全部封杀。
试想想,距离帝国京师遥远的南方的某些小村,那里的人突然认为宗族、礼法是谬论,他们会做什么?
必然有野心之人提刀跃马,各地烽烟四起,而朝廷没有火车、导弹,更没有互联网,等朝廷知道那里叛乱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月之后呢?
其他地方是否也会如此?
天下将直接退回五代十国时期,征战不休。
所以啊,从来不是儒家选择了大一统,而是大一统帝国选择了儒家。
儒家帮助帝国权力无法触及到的角落,维持着帝国统一。
欧罗巴那样的大平原,变成小国林立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让多方达成一个共识,所以各国长期为了自己理解的东西相互喷对方是异端。
直到世界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儒家意识形态下维持的帝国,才变得与大时代格格不入。
还是那句话:你可以毁灭,但你必须懂得重建,否则将会进入分裂的乱世。
荀子的维齐非齐论自然是没错的,世人各有不同,或性格,或体力,或喜好。
有人喜欢田园风光,有人热爱文学艺术,有人更擅长行政治国。
天地有经纬,众生有异同,便如山峦之雄阔、江河之绵长,此乃自然之大道。
但某些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却偏偏春秋笔法,以企图遮天蔽日。
朝廷死静一片,可不少人的气焰却并未被压下去,他们站在那里,准备随时反扑,如此难得的机会,不将新学扼杀,誓不罢休。
“既然各位说到荀子,那朕今日就与诸位说说荀子。”赵官家开口了。
王守德心里大喜:官家,您确定要跟我们论道?
其他人闻言,也各自狂喜。
官家,我们就是靠笔杆子和打嘴炮上位的,您跟我们辩论荀子?
好好好!来来来!
王守德说道:“愿闻陛下教诲!”
李纯佑也赶紧跟上:“臣等愿闻陛下教诲!”
其他人也跟着说道:“臣等愿闻陛下圣训!”
赵官家第一个点名:“王卿。”
王守德出列,他说道:“臣在。”
“你刚才用了荀子的话,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王守德说道:“是的,这是荀子他老人家说的。”
“你给朕详细说说,荀子他老人家说这句话是何意?”
“回禀陛下,荀子他老人家说,每一个人都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但也绝不会放弃追求欲望,当所有人都用一种毫无节制的方式去争夺欲望的时候,就会乱,乱了前方就没有路了。”
王守德的语气不紧不慢,颇有些动情,颇有些感染力,让人忍不住仰视。
“所以,古之圣王制定了礼,来规定人的界限,告诉每一个界限之内的人,他们能追求的限度,如农者,只需日益耕作,官者,忠君体国。如此,每一个界限内的人各自劳作,只要不越界,就不会争斗。”
王守德在说这些的时候,周围的官员忍不住点头。
“尊卑有序,方能养德,明义。”
他们心里都在想着,圣贤已经将治理天下的方式说得一清二楚,今天我们倒是要看看赵官家你如何来反驳圣贤之说。
如果你反驳不了,又坚持要破坏规则,天下人不服!
最后,王守德说道:“遵循礼制,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好!说得好!”赵官家的语气也缓和下来,仿佛被王守德说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