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396章 敲诈西夏(第一更)

第396章 敲诈西夏(第一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416

赵鼎那话倒是不假,会州互市,是大宋当时面临金国压力的权益之策,除了能缓解军事冲突,对大宋没有其他的好处。
这也是李察哥的发家致富之道。
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三国势力谁都不可能一口气梭哈把其中一方干掉,那必然是局部地域摩擦后,坐下来谈判。
不过李察哥之所以敢坐在这里跟大宋谈判,是因为他知道以目前的形势,作为战胜国的大宋未必拥有任意妄为的实力。
例如大宋就不敢真的将会州榷场全部关了。
他断定赵鼎是在给他下马威。
李察哥说道:“赵相公,话不能说太满。”
“我何曾将话说满了?”
“会州互市,宋朝大量丝绸、茶叶进入我国,甚至通过我国远销回鹘,这些对大宋也是有好处的。”
赵鼎笑道:“我朝并不缺这么一点点收入。”
你西夏才三百万人不到,能买得起茶叶、丝绸和陶瓷的有多少呢,有一万人吗?
恐怕没有吧!
你西夏国内许多人家里恐怕连货币都没有,许多地方是以物易物。
真正有需求的也就是部分大商人和少数权贵阶层。
这些人就算把家里堆满丝绸,总量加起来能有多少呢?
还有回鹘,总需求一核算下来,对于大宋来说,简直少得可怜。
所以提到古代王朝为什么不愿意跟周边频繁贸易,是封闭吗?
封闭个锤子!
你要是坐在宰相那个位置,你一翻看中原王朝,好家伙五六千万人,上亿人。
你再一翻看周边小国,一百万人?
可能中原王朝随便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拿出来,都能吊打周边一个国的人口。
再一核算周边小国的购买力,好家伙,就那么一小戳人能买得起。
你难道要跟宰执衙门的人说:嘿,伙计们,看在玉皇大帝的份上,我们去跟他们贸易吧?
人类扩张的一切原动力,都离不开利益。
中原王朝为什么扩张到阴山一带就不往北了?
因为阴山那一带是四百毫米降雨量的临界点,虽然这个临界点比较模糊,但大致如此。
一旦再往北,就种不了庄稼了。
那样迁移人口过去,放羊吗?
游牧的人口是移动的,这不利于中原王朝统计税收,也就是无法征税。
朝廷花费无数人力物力去把一块无法征税的地方拿下来,害得无数人家破人亡,使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这种事只有刘彻这位爷能干出来。
并且还要有超级撸羊毛大师桑弘羊做辅助,要不然稍微不注意就会亡国。
当然,刘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边患,但打着打着,刘彻觉得自己应该建立千古第一功勋,彻底灭掉天下最强大的外敌,不然太对不起自己那颗魔鬼一样的脑袋了。
回到跟西夏的贸易问题上来,其实是一个道理。
我大宋跟你西夏做贸易,我大宋可一点都没赚。
要知道,周边许多国家,都盯着我大宋这块市场,求着要跟我们贸易。
你西夏?
一群披着兽皮的土包子,也有底气谈国际大买卖?
面对赵鼎犀利的问题,李察哥展开了他惊人的计算能力,先后从各方面为大宋算了一笔账。
最后赵鼎起身告辞。
双方的第一次谈判在一种不太愉快的氛围下结束。
回去后,李察哥如实禀报了谈判的情况。
“朕已知晓,晋王不必担心,慢慢谈。”李乾顺表面一副淡定从容的样子,但其实内心已经慌得一比。
和大宋互市的前两年,西夏赚了近百万贯。
西夏国一年的税收核算下来有五万贯就不错了,两年内赚了近二十年的税收,这得多大的诱惑。
而且这百万贯里还不算李察哥的个人收入。
现在若是大宋强行关闭互市,简直是西夏君臣的噩梦。
所以啊,人总是那么贪心。
人在没有钱的时候,觉得一个月只需要一万块钱就谢天谢地了,当一个月到一万的时候,希望一个月三万。
当一个月三万的时候,希望年薪百万。
西夏人在过去,绝不会想到两年能赚到百万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