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39章 你们在拿朕寻开心?

第39章 你们在拿朕寻开心?(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80

赵鼎说道:“刑部给出的初审,一共有五名官员牵涉其中,分别是户部度支司钱帛案主事李春河,户部度支司主簿孙志,军器监少监张道明,军器监主簿王远山,还有盐铁司铁案主簿官刘崇。”
赵宁一听,好家伙,他们还真是拿当朕猴耍啊!
这么大一个案子,审了半个月,给了朕五个人出来。
而且中最大的只是个主事!
主事七品官,主簿九品芝麻小官,少监七品官!
“大理寺呢?大理寺没有审?”
“大理寺也审了,不过大理寺以最近刑案繁多为由,派遣了一个人过来,这个人最近说是感染了风寒,病假在家。”
“御史台的人呢?”
“御史台的官员主要是在旁记录,以做弹劾,并未直接参与审问。”
赵宁顿时怒拍桌案,霍然而起,他想说点什么,但却又没说。
这是拿朕寻开心呢!
这么大个案子,后面就这么几个芝麻小官?
什么主簿都出来了!
盐铁司铁案主簿只是一个管制铁账目记录的基层官吏。
你说他参与到军器监的甲胄腐败中来?
你们当朕是傻子吗!
赵鼎说道:“官家息怒,此案还在查,臣会竭尽全力查下去的。”
这件事,若是没有赵鼎这个同知开封府尹参与进去,恐怕最后连这五个人都不会给。
然后不了了之。
这一刻,赵宁深深感受到了大宋朝官僚体系的腐败和黑暗。
“郓王呢,不是说郓王与此事有关吗,有最新的证据吗?”
“暂时没有,臣去查过,铁并不是郓王卖给军器监的,而是河北磁州的一个冶铁厂叫王寻的商人卖的。”
“但是这个冶铁厂的商人每年向军器监售卖大量的铁,少则10万斤,多则50万斤。”
“这个人什么背景,军器监为何会采购他的铁?”
大宋朝是有一套严格的禁榷制度的。
禁榷就是国营专卖。
例如盐铁。
不过与汉代不同,大宋朝铁矿开采民间不允许,但冶铁却是对民间开放的。
这一制度是为了充分地利用民间冶铁技术,提高铁的产量。
毕竟大宋朝对铁的需求已经空前提高,无论是军事还是农业,都急需铁。
与民间商人大量合作,也是大宋朝的特色之一。
其中河北磁州就有不少冶铁厂,据说后世的考古学家还在磁州挖掘过不少宋代的冶铁厂。
然而,合作归合作,却不是每一个商人都能跟朝廷合作的。
能合作的,都是有背景的。
像王寻这种卖铁量,已经是大规模合作。
50万斤的数字背后到底是什么?
“不过臣向汪似打听过,王寻是一个叫李忠的人推荐的,那个李忠正是郓王府的管事。”
“这个李忠呢,抓起来了吗?”
“去郓王府问过,说李忠在两个月前就回了老家。”
赵宁微微一怔,这……
这尼玛……
赵宁想了一会儿,这件事该如何处理呢?
这已经不是军器监案单方面的事了,还牵扯到官僚懒政,甚至官官相护,包庇了事。
“分两条线去查吧,让刑部、大理寺审,你不要再去干预他们的审案,朕临时给你成立一个专案司,让皇城司的人协助你,你全权审查,不需要向刑部和大理寺汇报,直接向朕汇报。”
赵鼎立刻就明白皇帝想要干什么了。
大理寺和刑部交了五个小官出来,皇帝明显是不满意。
如果继续搅合在一起审,费力不讨好。
分出两条线,让刑部和大理寺审,皇帝并不指望他们能给出真正有用的,而另一条线才是关键,另一条线查出来后,直接给司法流程判案。
这样做,就是通过这种临时组建的专案司查案后,打大理寺和刑部的脸,进一步衬托出那些官员的不作为。
这样就有理由对大理寺和刑部进行人事整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