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37章 又是一篇惊天阳谋?

第37章 又是一篇惊天阳谋?(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543

赵楷这种人,前两天还在说趁胜出击,现在又跟赵佶混在一起打听议和的事。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还真不是自相矛盾。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投降派,说什么趁胜出击,都是张口就来,临时起意而已,真的信了他们的鬼话,最后坑的是自己。
而且今日赵佶的行为,必然是有一些大臣在背后嚼了舌头。
赵宁心中清楚,自己杀了几个大臣,某些人一定会往已经退位的太上皇那里跳。
这道理很简单。
当年李渊让位后,还有一大群不服李世民的臣子,想方设法想要重新拥戴李渊。
更何况赵佶才退位一年而已,他的影响力依然还很大。
这个问题是现在无法解决的,除非杀了赵佶。
但杀赵佶这一步棋风险太大,若是传出去被人知道,赵宁的威信将一落千丈,尤其是在民间的声誉。
弑父是人伦大忌。
这是一步同归于尽的棋,只会让赵楷成为最大的受益人。
脑子有坑才会那么做。
那难道无解了吗?
当然不是无解。
政治游戏讲究的不是一定要立刻马上弄死对方,而是要精心布局发展自己的势力。
政治是零和游戏,此消彼长。
当自己的势力足够壮大的时候,对方的势力自然就越来越弱。
例如李世民。
李世民上位绝对不是他干掉了太子上位。
干掉太子李建成,只是结果。
原因是他一手开创了大唐江山,他手下猛将如云,威望极高。
即便李世民不愿意干掉李建成,跟着李世民开创大唐的那帮人也不答应。
毕竟人家忠心辅佐你秦王,等待的是以后位列朝堂,而不是只当你秦王府的属臣。
所以啊,眼下能做的就是在内部不断培养出自己的势力来,不断削弱过去的势力。
当过去的势力被削弱到一定的程度后,赵佶和赵楷就算天天蹦蹦跳跳也无济于事。
刚从延福宫回来后,就发现王怀吉送来了一大堆的奏疏。
大臣们已经不玩密疏了,而是直接奏疏。
一封封奏疏递上来,用各种长篇大论分析眼前的局势。
主要分两种声音:一、官家,现在不是咱们主动要议和,不是咱扰乱军心,是对方主动提出议和,官家三思,难得的机会啊!
二、金人主动提出议和,说明金人也要撑不住了,不如立刻主动出兵。
赵宁看了几份后,就开始打瞌睡。
完全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动力了,陈词滥调,空想主义。
足见眼下大宋朝官僚之腐败!
这艘破船,搭载着一堆不干人事的投机主义者。
赵宁提笔继续开始写关于眼前战局的分析。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大局的稳定,他也不指望官员们能有回天乏力之术了。
最重要的还是维持好目前民间的士气和统一战线,并且持续传达他对局势的判断,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不至于被某些跳梁小丑趁机煽动搞事情。
十二月六日,《东京日报》的一篇新文章出来了:《论宋金之战初期》。
这篇文章客观且全面地分析了宋金之战,从空间到时间,双角度,多方面阐述了,且通俗易懂。
赵宁将宋金之战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期阶段,金军正面战场强悍。
二、僵持阶段,宋军建立纵深防御军镇,双方投入海量资源。
三、决战阶段。
而详细的内容还是聚焦在初期阶段。
大致内容如下:
一、宋金辽之战,大宋联合金国灭辽,这一战略是错误的。
赵宁彻底否定了之前的海上之盟。
二、宋金之战,大宋认为用钱可以换回燕云故地,是错误的,金人贪得无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