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镇国九皇子 > 第144章 登门请教

第144章 登门请教(1 / 2)

书名:镇国九皇子 作者:古剑风 字数:2644

青阳郡受灾的县域,以河阳县,清水县和安河县最为严重。
三县的地势低洼,洪水过境,整个县域全部浸泡在水中,即便是县城也没有避免。
现在正值枯水期,夏汛的洪涝刚刚褪去。
大地被河水冲刷得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洪水浸泡倒塌的残垣断壁。
三县境内的河堤,已经悉数被洪水冲毁,决口的长度达到上百里。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河道的土封是被人扒开的。
原本人工垫高的河道有五米多高,汛期的洪水最高达到三米,有将近两米的河堤支撑。
可是在去年夏汛的时候,连日的降雨导致河道的水位暴涨。
三县几乎同时决堤,从一开始的五六米的口子,最后不断溃散。
多年的水利工程,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让十几个县域成了洪泛区。
萧景炎在现场视察完情况后,对水灾对老百姓造成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早有准备,但是亲眼所见还是触目惊心。
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有的成了泥滩地,有的荒草丛生,成了一片草原。
水患不除,没人跟在这些土地上耕种。
洪泛区的小农经济,显然已经崩溃。
所以,即便是枯水期。
大地仍旧荒芜,老百姓仍旧是抛家舍业地逃往外地结伴乞食。
萧景炎找来主要负责人,把各自奋战的区域划分了一下,每人负责一段河堤。
到时候,开始比武会战。
最后河道整修完毕,通过验收。
谁的速度最快,质量最好,谁的队伍便有奖励。
大家先组织人手,在工地上安营扎寨。
萧景炎则是带着各营的头领,在河堤上实地考察了一番。
岳宗义瞧得满脸愁容道,“殿下,虽然夏汛已经过去,但是入秋后还有秋汛。咱们的时间太过紧张,我怕到时候无法控制。属下的意思是,咱们要不要趁着冬天封河的时候再抢修河道。”
萧景炎摇着头,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众人道,“本皇子就是要抓住秋汛来临之前,把这些河道全部整修完毕。到时候,再抓紧时间开垦荒地,明年还能有一茬的收成。”
“时间会不会太紧张了?”
“现在距离秋汛不到两个月时间了。”
“咱们现在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啊!”
大家面对着湍急的河水,一点治河的经验都没有,一个个心里都没有底。
“不用紧张,我会给你们安排治河的专家进行指导,你们只要听从指挥出力即可。”
萧景炎安慰了一下大家,让大家先在一块高地上打好营地。
至于治河的专家,他还得进城去请一趟。
这位专家,正是原河道衙门都管李冲的父亲,李顺。
出身河道世家,祖上就是专门从事治水行当的。
李冲是个有能力的人,但是却被泽州官场推出来当了替罪羊。
这些都是福伯安排的探子,在青阳郡调查而来。
萧景炎此番去请人,正是要看看李顺有没有这个本事,当不当得起这个重任。
他在场上把一切安排妥当后,回去已经是晚上。
此次进城,他只带了岳宗侠一人。
两人套了一辆马车,一身书生和书童的打扮,守城的士兵都没有认出来。
谁会想到,一个皇子会孤身一人入城。
岳宗侠警惕地环顾四周,与萧景炎有些紧张道,“东家,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太冒险了?万一有人要对您不利,属下一人可没办法招架啊!”
萧景炎轻笑道,“放心,青阳郡没人认识咱们。另外,现在还不到鱼死网破的时候,他们还不至于对本皇子下死手。”
说是这样说,岳宗侠作为一个称职的护卫,一双眸子目露精光,一路上,还是十分警惕地盯着四周的动静。
他们按照情报提供的地址,在砂石场胡同里找到了李顺的家。
这片有个地方,是专门经营河沙的。
住的全都是河道衙门的人,靠河吃河,亲戚朋友靠着河里面的东西为生。
李冲性格耿直,不通人情。
平时并未积攒多少私财,住的院子不大,只有朝南的三间瓦房,并不是什么豪宅。
岳宗侠上去拍了拍门,一个十岁上下的小家伙露出了绑着羊角辫的小脑袋,打量着他和后面的萧景炎,警惕问道,“你们找谁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