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镇国九皇子 > 第131章 分庭抗礼

第131章 分庭抗礼(1 / 2)

书名:镇国九皇子 作者:古剑风 字数:2754

青阳郡外,山明水秀。
萧景炎带着大队人马来此,一起在高地上俯瞰了一下这座泽州最大的城池。
身为泽州州城,其面积是临水郡的两倍。
比起京城,也不差多少。
此城历经数代王朝的修缮,城高三丈,宽有六丈。
共有九座城门,外面设有护城河。
地处泽州东部。
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
雄跨陆海,沃野千里。
交通便捷,物产丰饶。
同样也是海上重要的贸易重镇,与东瀛,琉球,北方的高丽国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
萧景炎与身旁的岳宗谋问道,“给你多少兵马,你能拿下此城?”
岳宗谋尴笑道,“此地城高河宽,又有海上的水师力量可以援助。如果没有水师相助,兵马再多也无济于事。”
萧景炎问道,“那历史上,我们大梁的太祖是怎么拿下的此城?”
岳宗谋道,“小人来之前,只找了一些史料。上面说,咱们大梁起家于燕云十六州。当初这里是齐国的地盘,太祖雄才大略,带兵南下之时让水师走海路策应。水陆同时攻击,拿下此地。”
萧景炎环顾着青阳郡的城池,目光烁烁道,“你说得不错,当年的军事战略确实是水陆进攻。但其中更重要的契机是齐王昏聩,听信妃子的枕边风,诛杀了当朝的宰相,换上了这名妃子的兄长当了宰相。只是短短一年时间,齐国朝廷上下便离心离德,文武大臣皆是成了溜须拍马之徒。在这样的情况下,太祖才发兵南下,一举拿下齐国。”
在场众人,皆是若有所思。
萧景炎道,“这就是我说的兵法里的人和,你们要活学活用,不要拘泥字面的意思。这里的人和有很多种说法,朝廷之仁义是为人和,兵马之军纪是为人和,官员之仁政是为人和。说到底,战争还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处理。”
在场之人,岳宗谋听得若有所思。
陈兴达和岳宗义听得一知半解,岳宗侠听得模模糊糊,暂时只能理解一些字面的意思。
一群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皇子殿下太有文化了!
在他们的带领下,上万流民像是一条长龙,鱼贯抵达青阳郡的城门外面。
守城的士兵紧闭城门,拉起了吊桥,面对这些好像叫花子一样的民团队伍,顿时全军戒备了起来。
萧景炎早就让探子在这里勘测了城外的情况,在一个叫八里铺的地方让大军安营扎寨。
此地有河流经过,水源不是问题。
而且地势平坦,四面皆是荒地。
在州城这种地方,一般不会轻易出现荒地。
靠近河流的地方更是水浇地,乃土地中的上品。
之所以成了荒地,是因为是郡守刘演的产业。
他准备在这里修建一个商贸集散地,因此迁走了这里原本的村民。
可惜这个商贸集散地没有建起来,泽州先遭了水灾。
在这个节骨眼上,刘演不敢乱来,于是就搁置了下来。
萧景炎正好用这块地来安置灾民,周围上百亩的土地,还可以用来耕种,明年就能产粮。
民团大军在城外驻扎,城内严防死守,没有任何官员要迎接萧景炎到来的意思。
身为钦差大人,当今的九皇子殿下。
于情于理,当地的官员都要出城举办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但是即便他们收到消息,仍旧装作是不知道。
萧景炎的反应,让城里的官员更为意外。
他并没有着急进城,而是整天跟灾民混在一起,指挥着他们在城外修建营地,仿佛要在城外另建一座新城。
而且,营地里还传出了消息。
大量招募务工人员,按照劳务情况分发工资。
最低的薪资每天都有百文,最高有十两银子。
什么铁匠,篾匠,泥瓦匠,凡是带手艺的,起步工钱都在一两。
城内的各行各业闻言大惊,已经有不少工匠跑去了营地顺利应聘。
萧景炎在营地里给自己圈了一个府宅,上面挂了一个牌子,叫,“泽州抗洪救灾前线指挥部。”
前面是开会的地方,后面是他的住处。
王蕊儿,潘巧巧和薛玉珠收拾了好几天,才勉强有个像样的住处。
三人笑着调侃,说是本来以为跟着萧景炎是过来享福来的,谁知道是来这里当难民的。
住的是门板床,睡的是草席。
城内现在严禁商人卖给他们物资,所以想买些被褥都非常的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