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山野诡闻笔记 > 第857章 先祖故事 2

第857章 先祖故事 2(1 / 2)

书名:山野诡闻笔记 作者:吴大胆 字数:2253

后来,吴元成功地说服了大嫂,兄弟两家总共十二口人,从洞庭湖畔迁徙四川定居。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从湖南洞庭湖畔迁徙到川东涪江一带,有两千里左右的路程。对古人来说,实在遥远!
而且古时候不比现代社会,哪怕是和平年代,古代出远门也极其危险……容易遇到各种土匪和乱民。还有路途盘缠花费也高。
好在吴始和吴元两兄弟本来就不是普通人,作为民间修行者“阴阳先生”,身负玄门术法手段,基本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至于盘缠花费……可以一路走一路赚嘛!
踏上西行之路的兄弟俩,终于在雍正十一年(1733)抵达了川东地区涪北县城治下的两河镇。
在两河镇的渡口码头,吴元看着来往的船只货物,满意地点头说道。
“这地方不错,龙盘虎踞,龟蛇缠绕性命坚。是块风水宝地。难怪一个小镇,能依靠着镇外流经的涪江繁荣起来。”
吴始问他。
“弟弟,那咱们就在这儿定居了?”
吴元摊手。
“兄长,刚才我已经问过了,要在镇内定居,咱俩的钱暂时不太够。而且官府对于这种人口本来就多的地方,分配的土地不会太好。更何况……”
他突然压低声音。
“我大概算了一下,两河镇是连接川东渝城和成都府的交通要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旦天下有变,怕是会首当其冲。不然我们逆流而上,往山里走,这样既能让官府多分我们肥沃的土地,还更安全。”
吴始点点头。
“行,反正我比较笨,这些事儿都听弟弟你……还有我家夫人的。”
好嘛!
果然是个怕老婆的“耙耳朵”啊,非常适合川渝这地方。
于是,兄弟俩带着家人逆流而上,进了山里。一路走一路寻找,最后终于在一棵大榕树前停了下来。
吴元看着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满意地拍拍手。
“兄长,我觉得这里不错。大嫂你觉得呢?”
他知道,一般这种“家务事”都是自家大嫂在做主。自家大哥除了修行之外,对别的事儿都不感兴趣……
吴始的妻子笑道。
“小叔精通风水命理卜算,你说这里好,那肯定是不错的。都听小叔的。”
于是,兄弟俩就以这棵大榕树为标记,在它附近不远处的一条狭长的山间谷底里建屋、开荒、垦田……
随着一代代子孙后代的繁衍,就逐渐变成了现在的“吴家村”了。
听完了我爸讲述的吴家村先祖的故事,我其实心里稍微有些失望。
因为,感觉有点平淡啊!
我原本以为,在几百年前的古代,这种拖家带口、跋涉两千里的遥远迁徙之路……肯定会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传奇冒险色彩。在路途中肯定遇到各种危险,会有各种扣人心弦的故事流传下来。
尤其,吴家村这两位先祖还是民间修行者“阴阳先生”呢!
那不得有许多抓鬼降妖的故事吗?
但好像都没有啊。
也不知道是真的就那么顺利,还是一代代后人给遗忘了,没有传承下来。
毕竟,自从吴始和吴元这两位吴家村的“立村”老祖宗之后,没再听说吴家再出过修行之人了……甚至连所谓“吃阴人饭”的灵异行当职业都没再有了。
我挠挠头。
“爸,老祖宗的故事就这些吗?”
我爸估计是看出来我有些失望,笑骂道。
“你这臭小子,以为老祖宗法力有多高啊?说句有点不敬的话,两位老祖宗如果真那么厉害的话,咱们吴家村也不会几百年都在这远离人烟的山里面种地了。”
我二爸也觉得很有道理的点头。
“小重,你爸说的对。两位吴家先祖,或许只是懂一些术法手段,但并不算太厉害。否则肯定会有什么秘籍之类的留下来了。”
顿了顿,他又笑着说。
“不过刚才大哥讲的故事里,吴元先祖的判断真是很对。咱们吴家村世世代代在山里面安稳务农,不管外面改朝换代,还是兵荒马乱。哪怕打成一锅粥了,咱们村子里都安安稳稳的,几百年来没遭过一点兵灾!这就很了不起。”
确实……
能够完美躲开清末和民国的大混战、以及建国之初的一些问题,看来那位吴元先祖恐怕真的对命理卜算之术颇为精通!而且看问题的眼光也是极准的。
只是不知道,那位吴元先祖他有没有算到,几百年之后他的一位子孙后人,也踏上了修行之路呢?
相比是算不到的。
我师父说,命相卜算之术是诸多修行法门中非常“鸡肋”的一种。不但实际的用处不大,还非常耗费自身心神和魂魄。
大部分精通命相卜算之术的人,寿命都不长。就是因为消耗太大。
实际上,就算你知晓了未来的一些事情,也并非百分百固定不变的——未来是一条河流,虽然知道了大致的河水流向,但是在可能因为许多复杂的因素都会导致细节的变化。
甚至河流还有可能因为重大变故而出现“改道”的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