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34章 一山不容二虎

第134章 一山不容二虎(2 / 3)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3032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所有人都懵了,就连内阁三人,也异常吃惊。
赢了吗?
好像也没有!
内阁除了票拟,其他能丢的都丢了。
输了吗?
却也不是!
前缀是太子,有着这一层关系,他们可光明正大的与太子亲近,这股能量不容小觑。
同样的念头,也在六部以及投靠六部的官员们人心中升起。
这算什么?
从长远来看,六部赢了!
因为自此以后,内阁大学士再不能兼任其他职位了,什么吏部尚书,兵部侍郎,统统不成,哪怕一个员外郎都不行。
除了五品大学士的票拟权,别的什么都没有了。
可从短期来看,内阁反而势大了。
因为他们跟太子挂了勾!
太子,国之储君,未来的天子,跟他挂上钩,等同于直接延长了政治生命,单凭这一点,只要脑袋不被驴踢,就不会再跟内阁三人斗死斗活。
阁部之争,就此告一段落。

如此大的事,自然瞒不过人,消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出京师,传遍官场。
金陵。
李青在得知了这一变动,立时得出结论:
内阁赢了!
朱佑樘这一做法,看似无懈可击,实则,并非如此。
从大局来看,六部得利最大,自此以后,内阁没办法再兼任他们一方的任何官职,除了票拟,再无任何话语权。
可也正因如此,后世之君为了保持平衡,必须效仿弘治,对内阁大学士进行加封太子少保、少傅、少师。
通过这种手段,提高大学士的地位,不至于内阁沦为六部的附庸。
可但凡跟太子沾上关系,所带来的影响力,就比实权职位还要高。
如此下去,内阁骑在六部头上必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不过,这也不能说弘治做错了。
内阁、六部之间的‘战斗’不是一天两天了,自太宗之后,两个部门一直在斗争,延续了数朝。
到了眼下这一阶段,两个部门的影响力,已是无比接近。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当此时也,必须要分出个大小王来。
这是政治演化到一定程度后,必须会出现的政治格局,不能把责任怪在朱佑樘身上。
哪怕他在庙堂,也无法阻止这一进程。
任何事物都是在往前发展的,很多时候,你不想往前走,发展势能也会推着你往前走。
若是李青在庙堂,倒是可以延缓,却也只能延缓。
在二选一的情况下,朱佑樘已经做到了尽可能的兼顾,甚至可以称得上完美了。
至少,他留下了可转换的余地。
太子少保、少师这样的官职,并非是标配,主动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若内阁逐渐势大,皇帝完全可以在其彻底压过六部之前,革除加封职衔,亦或,对新晋内阁大学士不进行加封。
如此一来,六部自然会发起反攻。
权衡利弊之后,李青稍稍放了心,局势依旧在可控范围之内。
不过,内阁的崛起,还是让他有些不舒服。
“娘的,六部的尚书们脑袋里都装的是大粪吗?”李青恨恨骂道,“真他娘的短视!”
“呦,青爷,谁又惹着你了?”李浩凑上前,“你这是咋了啊?”
“没什么。”李青沉着脸,“你不做事的吗?”
李浩无语:“总得劳逸结合吧?咱李家这么大的产业,什么都事必躬亲,我还不得累死啊?”
“嗯,歇歇也无妨。”李青难得有个好脸色,“只要把握好大方向,具体细化的东西,可让下面人做。”
李浩嘿嘿笑道:“咱爷俩想到一块去了。”
顿了下,“青爷,看在孙子这么辛苦的份儿上,求你个事儿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