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01章 凭什么?

第101章 凭什么?(1 / 2)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2614

“干爹干爹,你这是在画什么呢?”小家伙儿踮起脚尖,昂着脑袋往上凑。
李青抱起他放在腿上,不自觉露出慈祥之色,温声说:“干爹设计铜钱呢,这上面四个字,你认得不?”
“正。”小李宏指着一个字说,“其他的不认识。”
“这个念‘统’,这个念‘通’,剩下这个念‘宝’。”李青很有耐心,一边作图,一边和小家伙儿聊天。
小孩子对世界缺乏认知,对什么都好奇,简直‘十万个为什么’附体。
李青很有耐心,一点也不觉得烦。
“干爹,铜钱不是有吗,干嘛还要重新做呀?”
“之前大多用的是宝钞,铜钱相对较少。”李青说道,“至于重新设计,则是为了防伪,以防有人造假。”
小家伙儿似懂非懂地点头:“那宝钞也有人造假吗?”
“最初是有的,后来就没有了。”
“为什么呀?”
“因为要做假钞要杀头的,一家人都会被杀头。”李青耐心道:“还因为,咱大明的宝钞防伪做的很好,宝钞的纸是特制的,此外,图文、印信、印泥、编号等各方面,都做了防伪措施;
比如同样的宝钞,若没有大明宝钞之印、宝钞提举司印、印造宝钞局印……的盖章,都是无效的;
这些印章中,都做有有暗记,包括油墨,印泥成分……总之,造假钞很难。”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李青没说。
那就是由于宝钞的泛滥,购买力越来越低下,造假钞的性价比太低了。
“这样呀。”小家伙点点头,“既然这么难,干嘛还要重新设计铜钱啊?”
李青摸摸他的头,笑道:“因为……宝钞不好保存。”
李青撒了个谎,政治上的事,不能给小家伙儿说。
“还因为,咱大明的宝钞那么大一张,有足够的空间做防伪,但铜钱就不行了,这上面又没法子盖章作图。”
“喔~有点懂了。”小家伙儿可爱地点点头。
李青笑笑:“去午睡吧,醒了干爹带你去街上逛逛。”
“嗯,好。”

李青骗了朱祁镇。
因为一旦大量铜钱流入市场,绝对会有大量百姓拿着宝钞来兑换,这一来,未来民间的小面额流通,将会被铜钱主导。
而宝钞,则会进一步降低信用价值。
从表面看,这不仅是一个赔本的买卖,而且还会将宝钞推向绝境。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李青真正要挽救的不是大明宝钞,而是大明的货币。
他说挽救宝钞,是为了让朱祁镇上心,印钞的诱惑太大了,身为皇帝,绝不会坐视宝钞失去信用。
从目前的局势看,工业化有些痴心妄想,但半工业化还是能奢望一下的,随着海上贸易持续进行,大明的手工业将会越来越好,资本萌芽已初显,未来可期。
但经济繁荣的前提,是得稳住货币,若是货币失去信用价值,莫说繁荣,大明都会乱起来。
话说回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其实纸币才是最优选。
因为朝廷可以通过印、收,大明宝钞,来调控经济。
但问题就是大明宝钞只管印,不管收,而且皇帝印的还挺起劲儿,导致购买力持续下降。
就这,还是李青多次劝阻,要是没他劝着,当初老朱就得印他个天昏地暗。
没办法,印钞的诱惑太大,代价太低。
李青要做的,就是把铸钱的代价提高,让皇帝不能肆无忌惮地印钞。
~
下午。
李青爷俩骑着毛驴,在京城闲逛。
毛驴已经成年,驮着一大一小毫不费力。
小家伙依偎在李青胸前,一手拿着糖葫芦,一手拿着步球玩具,开心的不行,瞅什么都新奇。
并不是京城比金陵繁华,而是小家伙儿才刚三岁,之前几乎都没出过国公府,可不见什么都好奇嘛。
逛了半个多时辰,李青在酒楼打包了些饭菜,又额外买了下酒菜,两小坛酒,晚上准备跟于谦喝两杯。
回到家,李青取下酒菜,然后,领着小家伙儿去了于谦家做客。
于谦的孙子跟小李宏差不多大,俩小人儿很快玩到了一起。
当初李青的育儿理论被于谦奉为金科玉律,在新模式的教导下,小孩子很活泼开朗,比他爹同龄时期舒服多了。
“先生,这是你认的干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