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31章 品尝民间疾苦

第31章 品尝民间疾苦(2 / 2)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2517

“那是。”李青自得一笑,自酌自饮。
朱祁镇也时不时地抿上一口酒,但因口感太差,都是小口小口的喝。
饶是如此,两碗酒下肚,他也有些飘飘然。
“古人常言千杯不醉,看来也只是吹牛罢了。”朱祁镇为自己的酒量挽尊。
李青却道:“以前的酒和现在的酒不一样,酿酒工艺直到近二百年来,才得到突飞猛进,在此之前,酒的浓度低的可怜。”
这些日子,李青恶补历史,连带着酒文化也长进不少。
“宋朝以前都是浊酒,用的酒曲极少,发酵时间也很短,口感偏甜,酒的含量极低,所以那时候的人,个个是海量。”
“原来如此。”朱祁镇恍然,他端起酒抿了一口,龇牙咧嘴道,“先生,朕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
“?”
朱祁镇扬了扬酒碗,“朕准备在大婚的时候,就用这地瓜烧。”
“……也不是不行。”李青一脸古怪:怎么小皇帝突然节约起来了?
可这也省不了几个钱儿啊!
朱祁镇却说:“那些个官儿个个养尊处优,这酒他们肯定没喝过,他们身居高位,也得尝尝这民间疾苦。”
李青一怔,旋即赞道:“皇上大善。”
一想到到时候群臣那张苦瓜脸,他就忍不住大乐。
朱祁镇显然和他想到一块儿去了,也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笑声放大……
送走朱祁镇后,李青收拾了下碗筷儿,重新躺回躺椅,想着以后的打算。
保举制已经废除,军队也有向小皇帝靠拢的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小皇帝的帝王威势将会逐步体现出来。
下一步,就是‘钱’了。
钱这个东西,不仅个人需要,国家也需要。
事实上,它的重要性,绝对是第一序列。
有了钱,才能训练出精兵良将,才能推行国策,才能赈灾……大明这座庞大机器无时无刻不在运转,也无时无刻不在烧钱。
若是没了钱,那这座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酒铺饭馆经营不善会破产,朝廷也是一样。
常言道:皇帝不差饿兵。
换言之,皇帝差不动饿兵。
没钱,你是皇帝又能如何?跟着你都吃不饱饭,谁还听你的啊。
“还是得进行海洋贸易。”李青自语道,“现在的海上贸易,几乎都垄断在富绅、官绅手里,长此以往下去,朝廷会越来越穷。”
现在国库富足,那是宣德朝的积累,并非正统之功。
虽说现在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但这也提高了人力成本,以前用粮食能解决的事,现在要付出的代价更大。
而宝钞又不能无休止的印,不然朝廷信用迟早破产。
其实,现在的宝钞已经贬值好多了。
洪武朝一两银子一贯钞,现在一两银子差不多能换十贯钞,足足贬值了十倍。
不过,这对大明的经济影响并不大。
因为大明整体上还处在上升期,尤其是开海通商后,交易极其频繁,大量的宝钞带动了交易的便捷性。
且虽然宝钞和白银之间的汇率贬值了十倍,但宝钞的购买力并没有贬值这么多。
可即使如此,大明宝钞的信用也大不如前了,一些有远见的富绅、财主,都开始囤白银。
但就目前而言,宝钞还是最主流的流通货币。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皇帝可以随意印钞诱惑,未来宝钞购买力持续下降是必然。
在这种大势面前,李青根本无法阻止。
“还是得多囤些白银,以作备用。”李青沉吟道,“日本好像是产银大国,这个市场得掌握在朝廷手里。”
李青伸了个懒腰,自语道:“还是等小皇帝大婚后吧,这个节骨眼儿,就不扫大家的兴了。”
路长且族,急不得,得一步一步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