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孝孙(1 / 3)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2675

朱瞻基讷讷道:“青伯,我算是看出来了,你能活到现在,全靠不要脸。”
“去你的,我说的都是大实话,不信你出去打听打听,谁不知咱老李的风采?”李青傲然道,“当时的李景隆都不是我对手。”
“得了吧,李景隆也就那样,我又不是没见过他。”朱瞻基撇了撇嘴,“他也就那把扇子好看。”
“那是你出生时,他的巅峰期已经过了。”
李青这是实话,当年的李景隆颜值这方面,除了他之外,无人可压制。
“他能有我现在英俊吗?”朱瞻基不服。
“呃……比你英俊的不是一点两点。”
“我才不信。”
“不信问你爹,”李青懒得跟他掰扯,“你到底有事儿没事儿,没事儿我走了。”
“有。”朱瞻基正经起来,“关于齐方黄,我有些对策,想让你参谋参谋。”
李青好笑道:“合着刚才你说吹牛啊?”
朱瞻基脸一红,强行挽尊:“我本来就有把握,只是想确保万无一失。”
“行了,说吧。”
“我想拿皇爷爷说事儿。”
“你可真是个大孝孙。”李青都惊呆了。
“哎呀你听我说完行不。”朱瞻基不悦道,“我的意思是,奉天靖难,皇爷爷就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咳咳,若是齐方黄成了忠臣,那皇爷爷不就成了那啥?
他们吃着我们这一脉的皇粮,要是敢反驳,岂不是自毁前程?
太宗皇帝庙号已定,我们这一脉正统之位不可撼动,这个道理他们不会不明白,处于政治正确的角度,他们必定不敢再提。”
朱瞻基洋洋自得:“怎么样?我这一招还行吧?”
“嗯……损是损了点,却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李青点头,“把你皇爷爷搬出来,的确是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你是真孙子,但我喜欢……李青清了清嗓子,问:“庙号什么时候定的?”
“呃……今儿就定。”朱瞻基讪讪道,“不过你不用担心,定庙号的人选不用朝堂上的那些人。”
“那用谁?”
“杨荣、金幼孜……等几个内阁成员。”朱瞻基道,“这事今早我已经和牢里的几人通过气了,待会儿我就去大牢释放他们,然后直接定庙号。”
“你爹知道吧?”
“那当然,我是跟他商量过才去办的。”
李青点头,这几人一直都是太子铁干党,心一直就在小胖身上,如今正好可以为小胖排忧解难。
当初朱棣没杀几人,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
“杨荣曾任翰林编修,金幼孜曾任翰林检讨,他们二人定庙号合乎礼法。”朱瞻基叹了口气,“太宗这个庙号,爷爷心心念已久,不能让他失望。”
李青笑道:“他绝对当得起。”
“那是。”朱瞻基骄傲道,“爷爷的功绩,放眼历朝历代,又有几个皇帝及得上?”
“嗯。”李青起身,“齐方黄的事情,就按你的方法来吧,没别的事我先走了。”
“等一下。”朱瞻基道,“你随我一起去昭狱吧,多少能混个人情。”
李青笑了笑,“不用,我和他们也不是一路人。”
“那你和谁一路?”
“我和大明一路。”李青笑着背过身,迈步离去。
朱瞻基望着李青的背影怔愣良久。
……
……
齐方黄的案子终究是没被翻起来,‘文正’谥号也没给到方孝孺。
好圣孙直接祭出还没凉透的朱棣,犹如开了外挂一般,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群臣没一个敢吱声。
不过,为了面子上过得去,不至于闹太僵,小胖把因靖难被牵连的人赦免了,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台阶。
朝堂陷入了短暂的平静,这一次试探,以文官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作为合格的政治家,在没总结出失败经验之前,不会立即再出手。
转眼,二十七天的守孝期已到,到了下葬的日子。
太子扶棺,群臣哭哭啼啼,一路至长陵。
一代雄才伟略的皇帝,就此长眠地下,李青亲眼看着朱棣下葬,脑海里浮现过往种种,不由一阵唏嘘。
朱棣和最喜爱的女人徐妙云合葬,想来也不会太孤单……李青暗暗想着。
以前的他,认为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什么也没了,现在的他,倒真希望有前世今生,这样未来兴许还能再见到。
不过李青也知道,这些都是他的臆想,不管有没有,他都不会知道,更不会遇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