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43章 感动又激动的脱欢

第143章 感动又激动的脱欢(1 / 3)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3209

“去看看。”朱棣扬了扬下巴。
李青微微摇头:“皇上你更重要。”
“他们不敢。”朱棣无比自信,“即便真是冲着朕来,他们也伤不了朕。”
李青不语。
诚然,鞑靼只要脑子没秀逗,万不会对朱棣下手,但……万一呢。
这种事,李青可不敢赌。
“你这厮胆子越来越大了。”朱棣骂了句,却也没有真生气,感慨道:“你也嫌朕老了啊!”
“并不是,皇上千金之躯,岂可轻易涉险?”李青的回答十分官方。
朱棣吁了口气,就势躺了下来:“草原部落众多,势力错综复杂,想尽剿根本不可能;
昨日大破瓦剌,今日又有鞑靼,即便今日大破鞑靼,明日也定然会有新的势力崛起;
就像这青青草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李青深有同感,虽然草原上的总人口还不到大明十分之一,但在这茫茫草原上,想赶尽杀绝谈何容易。
“终有一天,关内关外俱是一家。”李青有些出神,“届时,汉蒙同桌共饮,亲如兄弟。”
“内外一家,同桌共饮……”朱棣也有些出神,有向往,有憧憬,更有遗憾,“可惜…朕终究是看不到了啊!”
默了片刻,朱棣轻叹:“人之一生,太过短暂了。”
“有人觉得太过短暂,也有人觉得太过漫长。”李青轻声说。
“呵呵……”朱棣笑了笑,又是一声长叹。
过了会儿,不见朱棣再说话,李青凝神去瞧,这才发现,他已经睡着了。
岁月如刀,再大的英雄也会老。
李青拿起毯子盖在他身上,起身出了轿子。
~
厮杀并不猛烈,战斗刚开始,就已经有结束的迹象。
明军阵型收拢,铁甲森森,固若金汤。
鞑靼攻击势头也不强烈,一触即走,前后不过两刻钟时间,便扬长而去。
显然,并未打算死磕。
见此情况,李青越发肯定朱棣的猜测。
——鞑靼在吸引明军注意力,为攻打瓦剌争取时间。
……
清晨。
朱棣醒来,走下车轿询问战报:“敌我伤亡几何?”
朱瞻基拱了拱手,“我军阵亡三百六十二人,伤五百九十人,杀敌四百五十七人,俘虏近五百人。”
“有没有审问?”李青问。
“审了,但不保证情报的真实性。”朱瞻基道。
“先不管这个。”朱棣摆摆手,“瞻基,你不是想打仗吗,这次爷爷给你一个机会。”
朱瞻基精神一振,跪听圣喻:“请皇爷爷示下。”
“朕给你两万精兵,即刻赶去支援瓦剌。”朱棣认真道,“你做主帅,莫要让朕失望。”
“孙儿领旨。”朱瞻基热血沸腾,数次北伐,他还是头一次接这么大的活,“孙儿定当竭尽全力,给鞑靼迎头一击。”
“好。”朱棣很欣慰,“李青。”
“臣在。”李青服了:真·流水的主帅,铁打的监军。
“你做监军。”
“……臣遵旨。”李青无奈拱手,“对了皇上,你这边儿怎么办?”
“无妨。”朱棣不在意道,“鞑靼目标明确,集中精力打瓦剌,没有统一做大之前,他们不敢冲着朕来。”
顿了下,“来了更好,朕正好可以活动一下筋骨。”
李青有些犹豫,但一想到这边还有三万精兵,以及十万后期补给,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朱棣是老了,但宝剑依然锋利,战斗素养不退反进,即使鞑靼真大举来攻,也讨不到便宜。
——
这次驰援,朱棣下了血本,两万士兵八成来自神机营、三千营,要求只有一个,务必保瓦剌‘不死’。
如今瓦剌已彻底投入大明怀抱,加之茶马贸易的原因,驻扎地全面对大明开放。
明军有了明确目标,进军神速。
“李监军,你先去探探情况。”朱瞻基轻声道,“不沟通就贸然支援,远不如提前通知瓦剌,两面夹击鞑靼效果来的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