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29章 它很好

第129章 它很好(1 / 3)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3215

次日清早,李青来到礼部,祭祀所需物品已就绪,简单寒暄两句,一行人赶往孝陵。
滴滴扫墓、上坟、烧纸……之类的电子业务在后世曾风靡一时,李青初闻只觉得人性扭曲,道德沦丧,不曾想在这封建时代也有。
李青有些无语,更可气的是…没小费。
……
孝陵。
祭台设好。
李青净手,上前;祭祀官员先后净手,立于李青身后,所有人满脸肃穆,神情悲痛。
静默半刻钟后,礼部给事中嗓音嘹亮中带着悲怆:“叩首,拜~!”
李青带头参拜,众官员跟上。
接着,起身,静默。
“叩首,再拜。”
……
三叩九拜之后,给事中扬声道,“鸣炮!”
“噗噼啪啪……”
一阵鞭炮响过,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味儿,李青首当其冲,呛得鼻子发痒几欲要打喷嚏,但忍住了。
“执事者,各诣执事位。”给事中的声音再次响起。
接着,十余人提着食盒,依次摆放贡品、贡酒。
同时,乐师就位。
李青等官员默哀,约莫三分钟后,给事中唱道:“俯伏。”
众人俯首伏地,神情崇拜。
“起伏。”
众人起身。
“迎神,奏乐。”
李青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台词,富有感情的吟诵起来,主要就是给老朱汇报工作。
南征交趾,北伐草原,通运河,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李青一桩桩叙述,迁都除外,老四特意嘱咐不让说。
朱棣的功绩确实辉煌,这一系列举措,无论是对现在大明,还是未来的大明,都有着极为深远影响,甚至延续到数百年后。
若是老朱真在天有灵,儿子如此有出息,想来也会感到欣慰吧……李青一丝不苟念叨着。
~
繁杂冗长的仪式过后,官员们纷纷取出祝词,放进祭祀台前的小篮子里,接着,返回原位静立默哀。
李青提着小篮子进了祠堂。
老朱的祠堂本来只有朱棣这个皇帝,亦或小胖这个太子才能进,但朱家人没来,只能李青这个能钦差来办了。
上香,烧祝词,烧纸钱……
滴滴扫墓小哥李青,可谓是尽职尽责。
供桌上供奉着老朱灵位,墙面上老朱的画像栩栩如生,不怒自威。
烧完纸钱,李青抬头望向画像,久久不语。
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初刚进京,第一次见这个草根天子的场面还犹似昨日,转眼间,老朱都死二十多年了。
良久,李青对着画像轻声开口:“放心吧,它很好,他…也很好。”
……
回到侯府,已是下午,李青简单吃了些东西,让小李子去采购东西,然后带着三女逛京城。
虽然迁了都,但金陵作为大明发家地,朱棣依旧保留了它的京师头衔。
陪都也是都。
南京城可比北京城繁华太多了,气候也十分宜人,刚正月末,艳阳高照时,温度已有十六七度,春天气息浓郁。
万物竟发,生机勃勃。
街道上,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各种铺子应有尽有。
一家人开始买买买,疯狂购物。
成衣铺,应季的衣服,李青给她们一人买了五套。
知道三女喜吃甜食,李青一口气买了两大篮子,别说,味道确实不错,不输宫廷出品的糕点。
一直逛到傍晚,一家人才兴尽而归,扮做仆役的东厂番子,总算是松了口气,一脸解脱。
人都说永青侯身子骨强健,他们今儿算是见识到了,别看拄着拐杖,体力那叫一个充沛,就连几位夫人,也不遑多让。
次日清早,李青去了曹国公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