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24章 于谦归来

第124章 于谦归来(2 / 3)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3156

瓦剌过得惨,朱棣自然知道,但……这关他什么事儿。
只要瓦剌没被灭就成,半死不拉活也没什么,一样能拖鞑靼后腿。
坐看草原势力内耗,才是朱棣的真正目的。
眼下的瓦剌,还未到山穷水尽之时,朱棣并没有出兵的打算。
不过,既然收了瓦剌这个小弟,面子上还是要说得过去,于是朱棣给了脱欢很丰厚的赏赐。
并对瓦剌的遭遇,表示同情。
同时保证,瓦剌真到了生死存亡之时,大明一定会出手。
一顿大饼之后,脱欢心满意足地走了,走之前郑重保证:和鞑靼不死不休!
朱瞻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青伯,诚不我欺!
……
转眼,又该过年了。
除夕这天,于谦从福.建赶了回来,来侯府拜访。
二人寒暄几句,来到客堂就坐。
红彤彤的炭盆燃的很旺,火锅沸腾,肉片翻涌,屋外大雪纷飞,屋内温暖如春。
“这一次收获如何?”李青提起温好的酒壶,给于谦斟酒。
于谦扶杯,待李青斟完酒,手才拿开,语气复杂道:“收获颇丰啊!”
“是吗?”李青笑问,“贼寇的事查明白啦?”
“明白了。”于谦神色凝重,“果如尚书大人所言。”
“呵呵。”李青并不意外,“查到了谁头上?”
于谦摇头:“直接牵涉在内的官员一个没有。”
火锅沸腾,袅袅白烟升起,模糊了于谦的面容,但那深深皱着的眉,却十分清晰。
李青拿起碗筷,“趁热吃,边吃边谈。”
“还是先说公务吧!”于谦原则性很强。
“哎?今天过年,官员都休沐了,不必拘礼。”李青夹起一片刷羊肉,吹了吹,送入口中,神情满足,“大雪天儿吃火锅才是绝配,快尝尝,味道很不错呢。”
于谦略作迟疑,拿起筷子夹了片肉。
“味道如何?”
“很好。”于谦又夹了一片,他连住处都没回,一回京,就来了侯府,饭还没吃呢。
稍微吃了点儿,肚子没那么饿了,于谦开口:“有间接参与的官员。”
李青抿了口温酒,“可有朝堂上的?”
“有,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文渊阁大学士杨荣。”于谦道。
李青放下酒杯,“据我所知,杨荣是福.建的,而金幼孜是江.西的,你去福.建查案,怎么查到了金幼孜头上?”
“因为瓷器。”
“瓷器,江.西……难怪。”李青恍然:当初朱棣要平乱,也是这两人先跳了出来,现在看,果然是事出有因。
“吃吃吃,边吃边说。”李青热情招待。
于谦诧异地看向李青,“李尚书,你就一点不意外?”
“有什么好意外的啊?”李青好笑道,“你真以为官员都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好了,别客气,今日休沐,你就只当是来做客,该吃吃,该喝喝,该说说。”
于谦哭笑不得,但他确实饿了,当下不再客气,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过了会儿,于谦放下筷子,提起酒壶给李青倒了杯,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就着酒水咽下口中食物,这才道:
“其实也没直接证据,证明二人参与走私,但运送走私货物的人,都和二人多少有些关系。”
李青笑道:“他们都是建文旧臣,在永乐朝仍能受到重用,自然不是一般人,二人是太子的铁杆党,原则性的错误不会犯。”
说到这个,李青不禁想起朱棣进南京城的那天。
可以说,除了齐方黄外,就没一个硬骨头。
文人风骨?
有!
但,权力场中的文人……
呵呵。
李青都怀疑,要不是齐方黄被朱棣定在清君侧名单上,三人多半也会投降朱棣。
当然,也不能说文臣都穷凶极恶,事实上,很多人办事还是可以的。
只不过,大多都是精致利己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