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09章 开荒热

第109章 开荒热(2 / 2)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2502

伸了伸懒腰,起身道:“让下人搬吧,去叫上红袖、怜香,今儿中午下馆子,吃完饭直接回新家。”
“嗯,好。”婉灵笑着点头,“妾去叫两位姐姐。”
……
酒楼小搓一顿,一家人来到新永青侯府。
新家比金陵的小上一些,但建筑风格并未改变,极大程度上还原了金陵的侯府。
新家新气象,李青给下人们发了个红包,并招收了些下人,前后院各提拔了个管家,让三女少操心。
让她们安心享受生活。
~
日子一天天过着,李青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南民北迁国策,进行的很顺利。
秋去冬来,第一批迁徙的百姓在河.北各地落了脚,人数不算太多,共五万余人。
朝廷发钱发粮,让百姓更有动力开垦荒地,并保证,不管开出多少荒地,朝廷都会提供相应的种子、农具、耕牛,全部免费。
来年春天就是播种的季节了,百姓们干劲儿满满,开垦出的耕地越多,他们占得便宜就越大。
耕地不仅归自己所有,而且还免税三年,这么好的事儿,百姓自然不愿错过。
当然,这里的发放耕牛并不是把耕牛送给百姓,而是开荒期间供百姓使用。
农耕社会,耕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岂能白白送人。
但能这样,百姓就感激涕零了。
河.北在天子脚下,没几个官员敢玩花样儿,又有东厂番子、锦衣卫、监督御史、都给事中看着,国策落实的很到位。
河.北开荒热盛行,耕牛、犁具、耧、耙、锄、镢等器具,朝廷大量供应。
为了提高开荒效率,百姓们自发组队,三五人一组,捡石头的捡石头,锄草的锄草,犁地的犁地……
千百年来百姓过得一直苦,他们早已习惯,他们不怕吃苦,就怕没吃苦的机会。
相比吃苦,他们更怕挨饿。
尤其是这些迁徙来的百姓,他们都是没有耕地的人,对耕地有着无与伦比的渴望。
有了耕地就有了根儿,日子也有盼头。
他们很知足,十分珍惜这次机会,没有人闹事,更没有人喊苦喊累。
冬天来了,下雪了,他们就挖个窑洞,铺上干草,在窑洞里暂时安家。
日子过得将就,他们却一点也不在乎。
冬天万物萧索,但河.北这里却是生机勃勃,他们扶犁耕地,他们汗洒如雨。
开荒很苦,但他们心里甜……
李青抽空来看过,百姓脸上那种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让他备受触动。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