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87章 你这皇帝也不行啊

第87章 你这皇帝也不行啊(1 / 2)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2618

群臣一见这架势,就知道有大事要宣布,文官更是心都提了起来。
这几年,每次有大动作,吃亏的总是他们,实在经不起再革新了。
上千人齐齐看向龙椅。
只听朱棣淡淡道:“新都已经建成大半,再过两年朕欲迁都顺天,以顺天为京师,御敌于国门之外,诸卿以为如何?”
不待群臣答话,朱棣又道,“朕一向从善如流,众卿只需把想法写在纸上,投入箱中便可。”
他保证道,“朕虚怀若谷,绝不秋后算账,只需写赞同亦或反对即可,不用署名。”
最后,朱棣强调,“一定要遵从本心。”
群臣闻听此言,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不过个个面色严峻。
自建都的那一刻起,他们就知道会有一天迁都,但真搬到台面上,他们心里仍是难以接受。
“从第一排开始,一个一个来,写好投入箱中。”朱棣说罢,还让小太监退后,表示自己不会‘偷看’,放心写就是。
见状,群臣放松许多,按照皇上的要求,一一上前投票。
……
日上三竿,上千人总算投完了票,朱棣起身道,“诸位爱卿若有奏本,留折待阅,散朝!”
群臣行礼,待皇上走后,各自散去。
李青没有出宫,而是去了乾清宫。
给徐妙云诊治了一番,又针对病情,重新开了副药,这才出了乾清宫。
对于投票结果,李青也迫切想知道,所以直接去了御书房。
~
“李青你投了什么票?”朱棣脸色不太好看。
“赞同啊!”
“是这张吗?”朱棣拿出一张纸给他看。
李青确认了一下笔迹,点头道:“皇上,有多少人赞同,多少人反对?”
朱棣脸上肌肉直突突,骂道:“一群狗日的,除了你,没一个人赞同。”
“啊?这……”李青也不禁傻眼,他知道绝大数官员都不会赞同,但也没想到,所有人都反对,这着实出乎他的预料。
没想到连靖难功臣,也不愿回北平……李青意识到问题比想象的还要严重。
“结果已经出来了,你有什么办法?”
李青沉思片刻,“分化百官。”
“比如?”
“从最容易击破的群体开始。”李青道,“靖难功臣大多来自顺天,重回故土,他们的抵触心理并不算大,只要皇上以德服人,他们还是很好说话的。”
他建议道,“先收拢一部分人,而后在慢慢分化。”
“嗯……”朱棣沉吟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朕倒是有一个不错的法子。”
“什么?”
“改票。”朱棣道,“把所有反对改成赞同。”
“欸?”李青傻眼,好一会儿才苦笑道,“皇上你这不是自欺欺人嘛?”
“谁说的?”朱棣眼一瞪,“到时候朕亲自宣布投票结果,谁敢打朕的脸,说他投的反对票?”
李青哑口无言,不得不说,朱棣这流氓对策,相当有用。
不过,终究是强硬手段,说到底还是硬迁。
“还是努力一把为好,到时候真行不通,再用这招。”李青道,“从开海贸易,到摊丁入亩,再到迁都,这些国策无一不损害群臣利益;
皇上,这些人可不是善男信女,真逼急了他们,不定会发生什么事儿呢。”
李青补充道:“别忘了,通运河百姓作乱,建新都材料运输受阻,织造局失火,瓷窑塌方……为避免内耗,只能心平气和地迁都。”
顿了顿,“关于迁都,文官的排斥心理,远大于武将,待搞定靖难功臣,稳住了军队,就可以着手摆平他们了。”
朱棣得位后,虽然没动勋贵,却也削了他们的兵权,现在管军队的人,都是靖难功臣。
至于开国功臣,基本都被架空了。
李青认真道:“皇上,军队不能乱。”
听到这话,一向执拗的朱棣也不禁神色凝重起来,叹了口气,轻轻点头,“武将这边儿我来管,文臣那边就让高炽处理吧!”
你这皇帝也不行啊,只能管一半儿……李青小小吐槽了一句,拱手道:“皇上英明!”
……
虽然事情比想象的严重,但问题能提前暴露出来总归是好的,反正还有好几年呢,时间充裕,李青并不是很担心。
再者,历史上,老四也成功迁都了。
他该做的都做了,办法也出了,还能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