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40章 二次削藩

第40章 二次削藩(1 / 2)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2425

鞑靼是蒙古正统,他们的臣服,意义非凡。
朱棣宴请了这位鞑靼太师,并承诺,只要肯听话,大明不会亏待他们。
阿鲁台表现的很谦卑,一是被打怕了,二是他们需要大明的东西。
酒席宴间,气氛融洽。
李青总觉得这个太师,他好像在哪儿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
酒宴结束,阿鲁台拱手道,“大明皇帝陛下,我们希望您能约束一下瓦剌部。”
顿了顿,“自皇帝陛下回来之后,瓦剌便开始骚扰我们鞑靼,现在我们也向大明称臣了,希望能受到大明庇护。”
接连两次大战,鞑靼损失惨重,瓦剌已经不老实了。
朱棣痛快答应,“你放心,回头朕派人去跟马哈木说说,都是朕的臣子,朕绝对不偏不倚。”
阿鲁台大喜,郑重行礼:“谢大明皇帝陛下,鞑靼部内忧外患,微臣不好久留,过上几个月,臣再来拜见皇帝陛下。”
“嗯,你去忙吧。”朱棣温和道,“路上慢点儿。”
“是,臣告退。”
待阿鲁台离开,朱棣的笑容变得玩味,“终于咬起来了,这下边疆可以安稳许久,也不枉耗资弥巨,出兵五十万。”
李青也露出笑意,一脸欣然。
这次出兵花费虽大,但取得的政治成果非凡。
“李青,随朕去御书房一叙。”
“嗯,好。”
两人来到御书房,待太监离开,朱棣开门见山:“国库的钱不多了,李青你可有为国库增大的收益的国策?”
“这个……”
“但说无妨。”
李青苦笑:“财富就那么多,想要国库充盈,只能着落在那些有钱人的身上。”
“说来听听。”
“藩王,官绅。”李青道,“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还都不纳税,这样国家能有钱吗?
官员有税赋豁免权,大量的地主、富绅都会把土地挂到他们名下,以达到合法避税,这一来,不但减少了国库财政收入,还会让官绅更加紧密。”
“唉……”朱棣苦涩道,“历朝历代都是这种情况,强行改变定会引来极大震荡,尤其是朕已经掐断了富绅的财路,若再这般……怕是天下都要乱起来了。”
顿了顿,“即便强行执行下去,朕死后,也会再改回来,历朝以来,无不与士大夫共天下,大明又何尝不是如此?”
李青无奈道,“可若不做出改变,土地兼并会越来越严重,富绅利益已经严重受损,但藩王却没受影响,现在藩王的土地,都已经了不得了;
宗室越来越多,照这么下去……皇上三思。”
“动藩王吗?”朱棣眉头皱的更深了,“父皇若知道我这么待宗室,怕是……”
李青打断道:“建文都敢那样削藩,皇上为何不敢,你怕啥呀?”
“这不是怕。”朱棣强行挽尊,“朕是个重情义的人。”
这话别人说,李青可能也就信了,但老四……整日想着弄死大侄子,还重情义?
李青无奈,“方法我都说了,至于要不要用,皇上你看着办。”
“你看你,朕有说不弄吗?”朱棣叹了口气,“说说你的办法。”
“改世袭制。”李青正色道,“藩王的嫡子还是藩王,但其他的儿子皆是郡王,郡王的嫡子还是郡王,其他儿子降一档……
如此往复下去,大明百余年后,这些宗室会拖垮大明的财政。”
“怎么改?”
李青沉吟片刻,“藩王的爵位可以传承下去,但只能世袭藩王爵位,至于其他的子女,朝廷可以养活他们到二十岁,到时候为其发放一笔钱。”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李青苦笑道,“这样还不够吗?”
朱棣摇头:“这个结果他们必定无法接受,到时候这些人难免不会集体反抗,于国家无益。”
“那皇上你的意思呢?”
“折个中吧!”朱棣道,“除嫡子外,其他子女继承降两档,然后一直降两档,直到降到平民,这样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李青无奈点头,这样也不错了。
朱棣认真道:“这件事你就不要插手了,不然你绝对会被人报复,这个恶人朕来做吧。”
“多谢皇上厚爱。”李青拱了拱手,又道,“皇上,通运河、建都都步入正轨,汉王那儿……?”
“让他继续待着吧。”朱棣伸了伸懒腰,“他一走,说不定又会出乱子,这样也挺好,让他们继续争,省得烦朕。”
李青点头,“臣告退。”
……
朱棣的动作很快,第二日,便在朝堂说了削减藩王爵位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