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6章 优势在我

第16章 优势在我(1 / 2)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2957

“大师,这样真的行吗?”朱棣有些担忧,“炳文叔都六十五了,而且他没这么多心眼儿,本王觉着他肯定看不出来。”
道衍微微一笑,“不是还有那个监军李青吗?”
朱棣皱眉道,“李青也够呛,将心比心,换做本王,也看不出来三把火有如此深意啊!”
“……”道衍无奈翻了个白眼,“殿下,李青若无真本事,他能布下这么大的局吗?”
顿了顿,又道:“此战胜负已定,等朝廷得知战败消息,再到追责、商议、选定主帅、调集大军、赶到北平,少说也得三个月上下;
以王妃的本事,这些时间足够完成坚壁清野,所以打完这一仗,殿下应该立即率军赶往大宁,以解救宁王的名义,将朵颜三卫控制在手;
然后,以北平为根据地,直接控制河..北,北平太小了,根本不足以支撑两军对垒。”
朱棣轻轻颔首,“本王也是这般想的,只是……大宁已经换防,要去救宁王,必须要带上大部分军队,万一被建文抄了老家,那可就完了。”
道衍想了想,道:“殿下赶快些,争取在三个月内驰援北平。”
他劝道:“北平城不是边疆的居庸关,又小又破,而下次建文派兵,甚至会在三十万以上,根本就没办法长时间坚守,即便能守住,粮草也不够消耗;
若是以北平为根据,李青他们想放水,也很难做到;
一旦无法挽回,保不齐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来个假戏真做;
必须得打出来!”
道衍沉吟道,“可以确定,下次的主帅绝对不会再是耿炳文,换个主帅,未必有他这般好说话;
咱不能让人家太难办!”
朱棣点头,“大师所言有理,那就这么办,此战一结束,我就带着大军赶往大宁,争取早日占领河..北。”
他抬头看了看,正在制作火把的大军,心里稍稍有了谱。
一个木架上插着四根火把,这一来,黑灯瞎火的,一个人能顶四个,着实唬人。
另一边。
李青、耿炳文也在积极准备着,调大军往滹沱河进发。
一晃十余日过去,大军也终于抵达滹沱河。
耿炳文让大军安营扎寨,列阵相应,静候朱棣到来。
一连等了三日,第四日的夜晚,朱棣大军终于姗姗来迟。
耿炳文得到消息,立即摆好架势,一副要和朱棣拼命的样子。
战马上,李青眺望远方,看着稀疏的火星,不由心中一沉,暗道:难道自己猜错了?
耿炳文的脸色也不好看,九万大军看着呢,总不能明着放水吧?
很快,双方大军相距只有数里,他的脸色更是阴沉,小声道,“李青,你心眼儿多,这下咋个弄?”
李青也是一阵头大,按照火把的数量,人数远远比不上己方,偏偏眼下又是决战姿态。
若是摆开架势打,朱棣未必敌得过,即便敌得过,也是元气大伤。
可不打,又实在说不过去,这么多人看着呢,九万张嘴,根本堵不住。
就在他满心纠结的时候,对面突然火光大盛,密密麻麻的火点连成一片,宛若火海。
而且,火把异常整齐,好似方阵一般,粗略看去,绝对在二十万以上。
要不是知道朱棣底细,连他也要以为朱棣真带着二十余万大军,来此跟他们决战了。
突然的变化,让九万大军骚动起来。
无他,太唬人了。
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士兵的战意直线下降。
当此时也,炳文叔立即开始稳定军心,沉声大喝:“大家不要怕,九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
李青心领神会,当即调动真气,气沉丹田,轻喝道:“稳住,我们能赢!
大家不要跑,好好打,我们可以赢的,千万不要跑……!”
本来士兵们只是心里害怕,并未有逃跑的心思,但被李青这么一嘱咐,立即动起了歪心思。
黑灯瞎火的,跑起来更方便了。
更重要的是,自家主将被一股脑儿地调到了前面,压根就没人管,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一个士兵左右瞧瞧,蹑手蹑脚放下武器,脱离队伍,而后撒丫子狂奔。
他周围的士兵瞧见,立即有样学样。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偷跑就变成了明跑,丢盔卸甲者不计其数,一发不可收拾。
这下,耿炳文慌了,连忙吼道:“回来,都回来。”
李青也不禁傻眼,九万大军要是全都跑了,回去咋跟小小朱交代?
但战场之上,颓势一显,想立即挽回颓势,岂是那般简单。
士兵们虽然脑瓜子直,但不傻。
九万对三十万,又有充分的逃跑机会,这再不跑,还等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