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91章 炮战不利

第491章 炮战不利(2 / 4)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5335

于是,他们将弗朗机炮推至北关北门前约三百步的位置,炮口有的瞄准羊马墙,有的直指城墙。
佛朗机炮相较于红夷大炮的优势在于,每门炮配备了不少子铳。
这样可以预先装填好弹药。
战斗时只需轮流将子铳装入,发射速度极快。
此外,佛郎机炮的散热好。
可以连续发射十几炮后再进行散热。
由于子铳的火药装填量一定,炸膛的风险相对较低。
但其缺点是燃起的推进气体容易泄出,导致射程不远。
而且,操作不慎时,炮手可能会被烫伤。
在推出阵地之前,流贼佛郎机炮内部已经装填好了子铳。
当它们到了离城三百步的位置时,流贼炮手们便开始发射。
“轰隆隆!”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流贼阵中升起了滚滚浓烟。
一颗颗约四斤重的炮弹,呼啸着砸来。
炮弹撞击城墙和羊马墙上,使得城墙在颤抖,砖石四处飞溅。
若有人来不及躲避,就有可能被击伤。
北关北门的城楼完全由木料构成。
几颗炮弹穿透打来,立即,尖锐的碎屑四处飞散,坍塌了一大块。
幸好温越和陈伏涌看到流贼拥有火炮后,已经离开城楼。
否则在这样的炮火持续打击下,还是非常危险的。
正面的羊马墙位于城墙前方五六十步的距离。
之前洛阳官兵在挖掘壕沟时,利用挖出的泥土就地筑成了羊马墙,并在上面浇了水,使得在寒冷的天气中这些防御工事变得异常坚固。
此刻,青牙军有一总新军与陈伏涌的总兵营步卒,共同防守这一区域。
几颗炮弹呼啸而至,重重地击打在土墙上,尽管土墙坚硬,仍被打出了几处破口,泥土四溅。
墙后的好些个士卒,被溅得满嘴泥土,愤怒地呸了几声,紧贴着土墙躲避。
温越和陈伏涌站在城墙后方。
透过垛墙观察外面的战况。
流贼的火炮声势浩大,不过由于守城的士卒躲在城墙土墙之后,对方的炮火,并未给己方造成太多伤害。
然而,佛狼机火炮的发射速度极快。
刚刚那一轮炮击过后不久,又有十几颗炮弹猛烈袭来,又是一片狼藉。
而负责火炮击发的王钩,意识到不能让流贼如此继续炮击。
于是,观察了一会儿后,王钩喝令道:“开火,把流贼的火炮打掉。”
随着一声巨响,城上一门六磅红衣大炮率先开火。
一颗滚烫的铁球,呼啸着砸向城外。
在此前的炮击中,有几门火炮只射了两门就停止射击,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而散热了这一会,其余的火炮也准备好了。
紧接着,轰轰的炮声接连不断。
一门又一门的红衣大炮开始反击。
这么近的距离,青牙军的炮手们,展现出了更精准的射击技术。
“轰!”
一声巨响,一颗重达五斤多的滚烫炮弹,击中了流贼一门炮车前方。
虽然没有直接命中炮车。
但这颗铁球落地后反弹起来,穿透了两名炮手的胸膛,并将第三个人的头部打得粉碎。
立即,旁边的几名流贼慌乱的喊叫起来。
随着战斗的持续,一颗接一颗的铁球如同死神的使者,不断地从明军的城头发射而出。
它们或是直接穿透流贼的阵列,或是将一辆又一辆的炮车摧毁。
炮车四处飞散,炮手们手脚断裂,惨状不堪入目。
在这场攻城与守城的较量中,明军的炮手得益于城墙的保护,而流贼的炮手则暴露在野外,毫无遮蔽。
此外,流贼的炮击技巧与青牙军的精锐炮手相比,差距显著。
眼见身边的火炮一门接着一门被摧毁,耳边充斥着同伴凄厉的惨叫声,流贼的炮手们愈发心慌意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