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86章 到洛阳

第486章 到洛阳(2 / 4)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5236

温越和陈伏涌上岸后。
立即,码头上鼓乐齐鸣,鞭炮声震耳欲聋。
兵备王长义、知府康辉梦、总兵王宇少等数十位大小官员上前迎接。
一番客套后,大军向南关进发。
洛阳有东、西、南、北四关,四个小城池是主城的屏障。
高严和熊一扬两总已经提前到达南关。
不过,根据安排,温越他们先在东关外的迎恩寺旁驻扎。
从码头到洛阳主城,沿途都是繁华的居民区和店铺。
大军沿着官道前行,沿途挤满了围观的人群,众人都想一睹这支胜军风采。
温越骑在马上,不断地向周围的人群致意。
他身着朝廷赐予的明光铠,每一片甲叶都精工细作,尤其是那对犹如护心镜的胸甲,左右对称,使他看起来如同天神降临,引来了围观民众的阵阵赞叹。
人们议论纷纷:“有温将军和陈总兵在,洛阳肯定会固若金汤。”
在抵达南关之前。
出现在大军前的是一道“拦马墙”,高约一丈,前面有壕沟,引入河水。
这是洛阳的第一道防线,用于阻止敌方骑卒靠近。
据当地官员介绍,环绕洛阳的“拦马墙”周长超过二十里,只在特定的官道上设有寨门。
过了关后,离主城墙三十步远的地方,就是极深的护城河。
南关有些小,距离洛阳城约两里,原本由一个把总负责防守。
但随着王余少等人的到来,这里和几个城门已经由他们负责。
在这里,洛阳城的全貌更清晰可见。
洛阳的规模和开封差不多,不过城墙更高更厚,全部由青砖砌成,高度估计有四丈多。
城门上有着高大的阙楼,城墙上密布的垛口马面。
据当地官员介绍,洛阳城有近四十座马面。
每座马面上都有用于观察敌情的敌楼。
马面之间相隔数十步,形成正面和两侧的交叉火力,任何攻城敌人都会处于城上射下的箭矢覆盖之内。
四角设有角楼,视野开阔,可以观察敌人进攻。
另外,在四座城门各建有瓮城。
看上去,只要守军用心一些,城池几乎是无懈可击。
……
按照安排,青牙军和总兵营继续前往东关,洛水附近扎营。
兵备王长义等文武官员则在设宴款待温越和陈伏涌。
宴席丰盛,还有歌舞助兴。
想到洛阳周边忍饥挨饿的灾民,温越不禁暗自摇头,果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宴会上,王长义等人对温越和陈伏涌赞不绝口。
前些日子的汝州胜利让军民都是兴奋。
连福王都十分高兴,表示等温越等人来洛阳后,愿召见并设宴款待。
陈伏涌闻言大喜,而总兵王宇少和刘艺间等人,都流露出羡慕嫉妒之色。
他们的援军在月初抵达洛阳。
除了总兵王宇少的待遇较好外。
刘艺间灵坮的兵马都被拒在东关外。
直到王长义多次请求,福王才勉强允许他们进城协防。
至于召见宴请,更是从未提及。
而现在温越和陈伏涌一到,却受到如此礼遇,这让王宇少等人怎能不心生嫉妒。
虽然福王的宴请,也会让王余少等人也会过去,但这是沾了温越等人的光,让王宇少等心中颇感不快。
用宴过后,温越和陈伏涌告辞离开。
陈伏涌愤愤地骂道:“一群鼠辈,杀敌不行,排挤同僚到有一手。”
宴会上,王宇少、刘艺间等人态度冷淡,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让陈伏涌十分不悦,温越还好,毕竟王宇少等人不敢对他说些什么,但陈伏涌几乎要发作。
而如今世道,文人势力减弱,王长义和康辉梦虽然作为兵备和知府。
可面对武将间的嫌隙,他们无能为力,尤其是外面有着十多万的流寇情况下,只能尽力安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