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56章 暗潮缓流

第456章 暗潮缓流(3 / 4)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5006

甚至在魏忠贤那里,也是留过名字的。
双方坐下来后,宋煊甲又对郭通史恭维了几句。
然后话题自然转到了此行的目的上来。
“大人,那温越职责乃是管着山海关外,现在动静却扯到了永平府境内,瞧瞧他这几月的动作,又是从永平府这里强拉百姓前去屯田,又是声势浩大跨境剿匪。”
宋煊甲诉苦道:“现在永平府内许多百姓只知道北方有个镇国将军,全然不知道他们的父母官是谁,更不知道朝廷。
“温越如此收买人心,现在看来没有什么,但心思昭然,未必……”
郭通史听到这里,冷笑一声:“这永平府是朝廷的永平府,不是那关外的严寒之地,更不是某个人的,绝对不会出现唐末时候藩镇现象。”
这话似乎是在暗示什么。
宋煊甲立即站起来,赶忙道:“大人,下官是忠心为国,绝不会与那温越……”
“哈哈哈……”
郭通史笑着打断了宋煊甲的话,道:“你勤勉为国,本官是知道的,不是说你,坐。”
“镇国将军在关外设立新堡,抵抗建虏,这自然是无可厚非的,卑职也是赞同的。
“可是这设立新堡的百姓,却是从卑职等治下招人,或是利诱,或是威逼,那青牙军威势凶猛,卑职等面对此,也不敢去质问……”
宋煊甲看了看郭通史的脸色,继续道:“可是这开春以来,准备是要春耕的,现在治下百姓军户不足,怕是要耽误春耕之事,这又影响到夏税秋粮征收……”
宋煊甲说这话的时候。
郭通史的脸色变得逐渐难看了。
郭通史身为永平府的通判,负责永平府各州县卫所的征税之事。
若是因为军户百姓逃亡,收税数量变少。
这责任少不得要算在他的头上。
眼下朝廷正是缺钱的时候,他要是完不成税务征收,就算是朝中有着靠山,征不上税,也是弃子一个。
为了现在这个通判位置。
郭通史可是花了不少的力气,若是因为这样被去职,他生吃了温越的心都有了。
而瞧着郭通史的脸色变黑。
宋煊甲再次加了一把力气,又道:“卑职还听闻,镇国将军打算征收商税,不论是关外的,还是我等永平府进入山海关的……”
“啪!”
郭通史很快啊,站起来,怒道:“真是荒谬,此乃与民争利之举,这温越怎么敢行此事?
“再者,我永平府的商税,他区区一个山海关守备,只不过是暂代辽东经略,怎么敢征收的,真是不把本官等放在眼里!
“这温越若是敢这做如此大不韪之事,本官定然联名其他同僚,一起上书弹劾!”
看郭通史这般为国尽心尽力,义愤填膺的样子。
宋煊甲却是心中有些冷笑。
其实还不是郭通史如此愤怒,还不是为了他的利益。
自从他成为永平府通判之后。
其族中的子弟纷纷来到永平府,或是强买田地,或是开设店铺。
如粮店、布匹店、盐店等,开设至少有十几家。
其中大部分都是往山海关外,运去的。
现在温越要从这些商人中征税,岂不是从他的身上挖肉下来吃?
这让郭通史如何忍受的了?
宋煊甲掌管着西岭堡,那是个边关城堡,许多商人都买通他,从他那里走私过。
其中也不乏郭家子弟。
这几日,之前他透出去的口风,想来已经被郭家子弟传到郭通史的耳朵里面了。
温越整治军队,禁止边关走私,已经触犯了许多人的利益,这下又要征收粮税。
这郭通史怕是和自己等人一样,也被逼上绝路了。
其实是否征收商税。
温越和幕府等人只是讨论,并没有定下。
毕竟山海关的商人数量并不是太多,税收征收还是主要靠着屯田为主。
按照温越的意思,这商税并不着急征收,再缓一些时间,等着过个两年再说,到时候屯田稳定了,商人也多了,再动手也不迟。
可不知道,是哪里传来的消息。
说是他要征收商税,与民争利。
这消息对郭通史来说,这消息无疑是火上浇油,更是让人恼怒。
而对宋煊甲等人来说,这消息却是宝贵的甘雨,可解决燃眉之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