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46章 工厂的变化

第446章 工厂的变化(2 / 4)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4967

原有的盔甲再运回山海关后,各盔甲厂和被服厂加班加点,正在将这些盔甲改制成大明官兵的样式。
……
火铳厂内。
“朝廷拨下来鲁密铳,本将记得有一千杆吧?”
温越在厂内巡视,看着旁边正在努力干活的工匠们,头不回地朝旁边问道。
要说对工作的热情,在整个关外,最高的就是这些工匠了。
他们的钱财收入,是底薪加上奖金提成的方式,多劳多得。
不过必须要保证质量,但凡某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要被严惩。
而不仅火铳,诸如盔甲,长枪,刀盾等,每一件武器上都有着各主事姓名,工匠姓名。
一旦出了问题,直接找到具体人问责。
这个办法是大明定下来的,实施起来,没人反对。
只是在青牙堡这边工匠热情颇高的原因是,做到了有赏有罚,罚的严重,奖励也高!
“大人记得清楚,是有一千杆。”
听到温越的问话,罗田森急忙躬身应道。
温越点头,继续道:“嗯,如果把这一千杆其中的五百鲁密铳改成自发火铳,装备军中,可否能行?”
在回到山海关后。
温越随军还带回了,天启帝赏赐下来的一千鲁密铳以及一门红夷大炮。
除了火炮的质量能把关外。
其余大明工部生产的武器,向来是保质也不保量的,有时候质量不错,有时候质量却差的离谱。
好在给予温越这一千杆的鲁密铳,只有几十杆质量不行,其余都是不错。
这可能主要是直接从工部发下来,不是从其他地方调配过来的。
工部发下来的武器质量还是不错的,其他地方的就算了。
“将军,五百杆鲁密铳改造成自发火铳,下官这边没有问题,只是改造完毕之后,自发火铳哑火率会超过三成。”
对于温越说要将鲁密铳改造成自发火铳,罗田森颇有担忧:“而若是改造成现在我军所使用的火铳,哑火率不超过一成,将军真要改造成自发火铳吗?”
这自发火铳研究出来已经有不少时间了,但是不管怎么研究,哑火率都是很难压下去,还是很难比上现有的火绳枪。
温越道:“自生火铳乃是未来火铳之趋势,现在虽然有着不少问题,但不可放弃,本将觉得还是要改造一部分,研制技术,逐渐完善。”
罗田森担忧。
作为军工科科长的袁诠台,却是无比高兴。
从温越的话中,他能听出温越的决心,知道他是个开明人士,能够支持自己的研究。
为了研究最好的自发火铳。
袁诠台这些年收集了不少有关火铳的器册,潜心研究了不少,觉得再给一些时间,足以让自生火铳的哑火率降下去。
这边罗田森又试探问道:“大人,这朝廷拨下了这些鲁密铳,可需要工匠进行仿制一二?”
温越沉吟了下。
要说鲁密铳的威力和射程还是不错的。
百步内可以射穿敌人的双层重甲,甚至还能够穿透身体。
这比青牙军现在所使用的火铳还厉害,青牙军现在的火铳也不过,只能在七十步内射穿敌人身上重甲。
未来的战斗,必然是火器的战斗。
射击的越远,威力越大,自然是越占优的。
只是鲁密铳的缺憾太大了。
其全长有后世的两米长,又是前膛装弹,装填很是不便。
再就是枪身很沉重,对军士的体力也是个考验。
在就是鲁密铳的枪管,是双层枪管,要一体打造,其中不能有焊接。
所需要的技术和成本都是问题,打造起来,又费时间,又费物力。
对温越来说。
青牙军的武器最好是能够大量生产,便宜实用的。
鲁密铳虽然精良,远超现在装备的火铳,但造价太贵,也不实用。
“可以仿制一二,研究其中技术,但不必大量打造。”
温越又问道:“除此之外,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军工科现在可否能够打造火炮?”
这涉及到技术问题。
罗田森自觉退了一步,让袁诠台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