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42章 关外风采

第442章 关外风采(2 / 4)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4993

******
“镇国将军乃天下一等一的英才。
“不仅能练出天下一等一的精兵,这治理百姓竟然也如此厉害。
“青浦兄,看来我等想要被将军招入麾下,怕是很难啊……”
叶芝西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颇为感慨。
宋潮的目光注意在一列巡逻的军士身上。
这群军士身姿挺拔,虎虎生威,个个穿着新制的战袄,头戴着崭新的军帽,行止中透露出一股虎虎生威的气势。
这股气势是宋潮游历许多地方,在其他明军身上都看不到的。
听闻这还是只是刚刚训练的新军,还没有资格成为战兵,只能做巡街治安之事。
并且在其他地方,民惧怕官兵的样子,在关外很少出现。
见这些巡逻军士过来,熙熙攘攘的百姓没有一个惧怕闪躲,都是朝着这队军士微笑。
“百绍兄,我等大可不必担忧,镇国将军这条鲤鱼终究是会有化龙那天,如果我所料不错,其现在身边必然缺我等如此谋略之人。”
在宋潮眼里,关内的百姓安居乐业,又有强兵驻守,乃是世外桃源之地。
不过这世外桃源之地,并不是没有缺憾可言。
在进入山海关后。
宋潮就能清晰的感觉到,关外的吃住消耗就远超其他地方。
他们两人稍微打听,结合已知的信息分析,就明白其中的缘由。
原来是从几年前,镇国将军在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开垦分下田地,给予耕牛和种子,免征第一年赋税。
第二年开始,又根据田地面积大小,肥沃程度另外每亩征粮一斗至两斗不等。
要说,这么个征粮法,放在其他地方,百姓早就叫苦不已。
可是在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没有层层剥削,该征多少就征多少。
每家军户征粮完毕之后,还能剩下不少。
这些粮食就被精心保存了下来。
如果是放在其他地方,百姓们会因为各种额外支出,如柴米油盐等,会把保存下来的米粮拿出来交易。
可青牙堡和中前所两地的军户,又不同于内地的百姓。
他们家中人人都有参加,这连番战斗下来,每家都有封赏。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阵亡,有伤残的百姓,封赏下来的更多,每月还会发下粮食。
可能是因为想到是乱世,前些年又饿的狠了。
有了银子在手后,许多百姓都将银子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买粮。
很快,关外的米店的存粮就被购买一空。
甚至连其他物品,如柴米油盐等都是供不应求。
价格连番上涨。
看见有利可图,其他地方的商人闻到嗅觉,纷纷来关内开店。
这进一步促进了关内的繁荣。
然而,经过建虏袭扰,兵灾过地,山海关外近处的粮食货物很少。
若是往南过去,天津山东,或是南京等地是有粮米货物。
然而,经过建虏入关此事。
感觉乱世到来,当地的乡绅百姓也自发囤粮囤积货物,不愿拉出去货卖。
至于再往南边的江南等地。
那里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雏形,种植的都是一些经济作物,如丝绸桑树等,很少有愿意种植粮食的。
甚至本省的粮食都要从外地供应,更别说有多余的粮食支援关外了。
如今生活在关外的百姓居民,虽然个个身上有着不少钱财,但却花不出去。
并且物价持续上涨,让百姓们在感觉到生活希望的同时,也觉得生活不易。
通货膨胀!
宋潮两人不知道这个名词,但他们两人能够察觉这繁华局面下的不妥。
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则非常考验当权者的能力。
自然的,这也是宋潮两人作为投靠温越的着手之处。
“青浦兄,这关外辽东一片百废待兴之地,正是我等大有可为的时候啊。”
叶芝西神采奕奕,打定主意就在这些日子,好好在关外这片地方逛逛,再寻个机会去毛遂自荐。
他们两人又聊了一些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