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庙祠(2 / 4)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5112

“如今,老刘死在战场,临死之前,也杀了不少建虏,算是死得其所!”
话虽然说得这么严厉。
可陶氏说着,眼泪却扑簌簌流下来,止都止不住。
“呈儿,来见见你的父亲!”
陶氏使劲一擦眼泪,对着旁边的一个孩童说道。
刘勇和陶氏虽然成亲的早,但有孩子还是前几年的事情。
刘呈现在也不过三岁出头,懵懵懂懂,对如今的情况还不得而知。
他呆呆地望着堂上的挂画,突然道:“娘,那是爹爹,那是爹爹……”
“苦命的孩儿啊!”
陶氏再也强忍不住了,嚎啕大哭。
何氏安慰好一阵,才让陶氏止住哭泣。
又说了一阵话后,她们两人带着刘呈离开了屋门。
外面已经有许多等着祭拜的百姓了。
看到她们两人出来,立即郑重行礼。
等着陶氏、何氏还礼后离开,百姓们立即涌入阁屋内,朝刘勇灵位祭拜。
陶氏、何氏离开了靖安祠后,旁边不远也有一个大型建筑群,里面正飘散出来的许多的香火烟气。
那里是义民庙,自从天启四年,那次建虏入侵后。
温越就命令人在这里修建了这两座用来祭拜的庙祠。
到了现在,里面的各种建筑和各种人手,都已经安排妥当。
有专门的官员以及扫祭人员在这里。
每年还有专门的祭拜款项拨来。
负责两座庙祠的管理的,多是青牙军伤残退役的军士。
每年都会有当地的百姓,过来打扫祭拜。
到了特殊的日子,还有各种官方主持的祭拜活动,以及各种戏台,鼓楼。
出了靖安祠,陶氏、何氏便来到了义民庙祭拜。
祭拜完毕后。两人商议了一下,打算明日去前屯卫的难民营看看。
温越现在是暂领辽东经略,这山海关这一片的大小城池,包括宁远、锦州都归温越所管。
不过因为麾下兵力的不足,温越只打算将宁远城为前线,锦州等北方地方,先不准备收复。
等到再训练一些士兵再说。
反正温越现在已经往宁远城派遣了三千青牙军,也有祖大寿的五千兵马守在觉华岛,建虏绝不敢南侵。
所以温越就将救回来近二十万的百姓,暂时安置在前屯卫,宁远等屯堡当中。
这些百姓先是每日实行军制管理。
等着彻底稳定下来后,再分下户口和田地。
这段日子。
除了官府会发下粮食外,还有许多青牙堡的百姓,都经常过去探望。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看到刚刚被送入关外的百姓,看着他们遭受大难的悲惨,青牙堡、中前所两地百姓,才知道生活在温越的管辖下,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事情。
所以在温越的号召下,许多百姓自发过去探慰,安定新来的难民之心。
在出发前,百姓们都会将家中的好东西拿出,除了慰问难民外,也是想看着难民们对自己的感恩。
……
“六月的天气,还真是鬼灵精怪,刚才还是晴空万里,如今便是大雨倾盆了。”
温越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雷公发怒,乌云压顶,一片末日的景象。
一颗颗宛如豆珠之大雨,天昏地暗无人投。
雨点打在窗檐上噼啪作响,又四溅开来。
在温越的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卑职恐大人之未来之祸,不在外庭,而是祸起萧墙……
“大人率领大军转回关外后,卑职就察觉到山海关以及关外多了许多暗流,大人虽然有着青牙军兵锋强盛,可也树敌许多。”
“尤其是建虏,此贼在大人手下受挫巨多,岂能不暗中窥探,趁机扰乱民心,甚至还派刺客暗杀,此等暗谋阴险手段不可不防……”
说话之人乃是温越从大宁城外解救回来的锦衣卫百户严审本。
他投靠温越之后。
得知他以前也是个锦衣卫,温越便让他暂归卢一恩手下听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