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367章 北上的目标

第367章 北上的目标(2 / 3)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4952

所以在袁崇焕提出要夺回广宁的时候,马世龙第一个支持。
“我支持都督大人,说得没错,此次建虏侵害我大明百姓这么多,就这么便宜地让他们走了,太可恶了!”
“敌可往,我亦可往!”
“追击建虏,夺回广宁!”
……
其他将领也在叫嚣,一呼百应。
对于诸将的纷纷附同,袁崇焕心里满意,但眼睛还是放在温越的身上,等着他的回答。
温越沉思了许久,他在思索着利弊。
青牙军在这次的战斗中收获已经不少,斩获了几百多建虏人头,还收获了一批粮食和数量不少的钱银。
继续北上,收复的地盘,也不是属于他管辖的地方,好处并不会太多。
然而,夺回广宁,意义却颇大。
首先有了北方的广宁作为屏障,自己地盘就不用直接面对建虏的侵略了。
再者,他们这次守住宁远城是犯错了的,虽说将在外君有命而令不从,但是临时夺权毕竟是官场大忌。
夺回广宁,立了功劳,可以再消减一下夺权风波的影响。
只是温越心中又有忧虑,建虏这般退去,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或许还有后招……
“既然都督大人有意北逐建虏,夺回广宁,同为大明将领,下官有何不支持道理。”
最终,在袁崇焕炯炯有神的目光中,温越抱拳行礼道。
“哈哈哈!”
得到了温越的回应,袁崇焕意气风发,哈哈大笑,上前拍了拍温越的肩膀,之前的苟且斗角似乎都从来没有出现过。
“好,有温越你相助,何愁大事不兴,贼虏不破!”
袁崇焕爽朗的笑声远远传开,议事厅中,也有许多将官哈哈大笑,在这一刻,在场许多人都对夺回广宁城非常有信心。
只是夺回广宁真的那么容易吗?
******
翌日。
定议完毕后,大军立即出发。
对于此次北上收复广宁的行动,诸将都想着抢功,踊跃不已。
闹得袁崇焕心烦,防守的时候,就不见诸将这么积极过。
温越在旁观望,不插一句。
对他来说。
此战他已经过于耀眼了,击退后金镶红旗,烧毁大沙堡都是寻常明军部队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再积极抢功,太惹人厌了。
不过袁崇焕知道青牙军的实力,最终定下来的一万六千人的大军,温越的青牙军几乎占了其中五分之一,出动三千多人。
其他份额则被各将纷纷抢占。
这次的出兵,不想以往各军报上来的时候,有虚报,杂兵,次兵报上来的。
因为份额有限的原因,诸将报上来的都是实打实的战兵,一青色的青壮男丁,当然这其中各家的战兵是有优有劣。
确定好出战的名额,诸将连夜就回去准备了。
这时。
在宁远城外的山海大道上,浩浩荡荡行进着一支大军,上万多人。
这些大军中,大多是骑马的骑兵,以行军阵列展开,由赤红色盔甲和绣着“明”字的旗帜,组成了一片的红色海洋。
大军按照传统的行军队列,分为前锋、中军和中部和后路。
最前方的部队是祖大寿,祖大寿的部队多为骑兵部队,打着一杆“前军司命”的旗帜。
中军则是袁崇焕管理的本家部队,将领有满桂、左辅还有马世龙等。
别看马世龙立功积极,但他也不傻,大前锋是最容易遇敌的,还是跟在大部队为中军安全。
再后面的中部,则是温越的三千青牙军,推着各种装有辎重的车辆,还有架着火炮的炮车,随军前进。
最后面为后路的,则是副将朱梅率领两千精兵跟着。
每路相隔不到一里的距离。
都是数人数马为一排的队列前进,旌旗一面跟着一面,井然有序,稳健不乱。
大军的行军速度并不算快。
行到中午的时候,才不过行进了三十里地,这对于大部分是骑兵的大军,速度算是非常慢了。
其中,主要是因为温越这部中有许多步兵,还推着辎重车和炮车,速度被拖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