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娱乐 > 全职中医 > 第357章现场用药

第357章现场用药(1 / 3)

书名:全职中医 作者:方千金 字数:3738

“郑主任也是福州省中医医院的主任医师,想来也应该清楚现在大部分患者对医院中医科的评价吧?”
方彦道:“现在,在大多数患者心目中,好中医甚至不在大医院。”
“三甲医院那么多中医,全国中医师执业人数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人,这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是患者却依旧觉的遇不到好中医。”
方彦目光灼灼:“超过三十万从业医师,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据,可是影响力呢?”
不少人为之沉默。
虽然现在中医从业医师人数多,和总人口有着很大关系,即便是清末民初的时候,喊的还只是四万万同胞。
可即便如此,中医医生人数相比以前也是很恐怖的。
三十万人也只是方彦大概的一个说法,这个数据好像是方彦看的前两年的一个统计,中医师人数每年都在增长,今年可能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人。
全国各大医院,甚至于县区级医院都已经开设了中医科室,可对患者而言,好中医依旧不好找。
“郑主任可曾想过,为什么这么多中医医生,随便进一家医院都能挂到中医号,患者却说没有好中医,没有纯正的中医?”
郑仁军:“.......”
其实,一部分人并非真的不懂。
现在三四十万的中医从业者,基本上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所谓的创新,与时俱进的产物。
而患者真正需求的中医是什么样的,是纯正的中医,是像福生堂里面赵程文、安瑶等人一样的中医。
不说方彦这样水平的中医医生了,就是安瑶和赵程文等人那样的水平,只要坚持中医辨证的原则,那也是患者喜欢的。
“方医生你这话我不知道是从哪儿听说的。”
郑仁军道:“我们医院中医科,门诊每天就有上千的接诊量,医院的病房常年都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入住率,患者什么时候找不到好中医了?”
其实郑仁军知道方彦说的都是事实,但是这会儿他却不会承认。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坚持,坚持是不可能随便动摇的。
“福州省中医医院是吧。”
方彦笑着道:“今天很荣幸能认识郑主任,我代表我们庆州省医疗小组向福州省中医医院发函,年后我们医疗小组会前往福州省中医医院学习参观,不知道郑主任是否欢迎?”
“当然欢迎。”
郑仁军愣了一下,心说这是说不过就打算“踢馆”吗?
他可不怕方彦一个小年轻。
见到方彦和郑仁军针锋相对,陈鹤平走到周建生耳边,轻声说了两句。
周建生微微沉吟了一下,道:“方医生,郑主任,咱们暂且停止讨论。”
听到周建生发话,方彦和郑仁军都坐了下去。
“方医生和郑主任刚才说的都很不错,有理有据,都是为了中医药的发展,这样的辩论是很有意义的。”
周建生道:“正好临时有一位患者,诸多名家都在,我的意思是,大家集体讨论一下,不知道诸位意下如何?”
“自然没什么问题,我们当医生的,自然要以患者为重。”
“是啊,有患者,根据病情,才能更好的讨论,更具有说服力。”
不少人纷纷附和。
见到众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周建生向陈鹤平点了点头,陈鹤平这才退了出去,不多会儿带着乔慧琳进来了。
原本陈鹤平是打算请孙守文先去给乔慧琳看一看的,正好看到方彦和郑仁军辩论,陈鹤平灵机一动,就想着要不把乔慧琳请过来,让所有的专家集体会诊。
虽然这样做有可能让孙守文难堪,但是陈鹤平也顾不得了。
相比起孙守文,陈鹤平其实更在乎唐江林和顾东明。
要是能看好乔慧琳的病,不耽误演唱会,那么唐江林两个人必然会念着陈鹤平的人情。
而且陈鹤平也对昨天孙守文把话说的太满有点意见,要不是孙守文把话说的太满,也不至于让唐江林和顾东明一大早就找过来。
昨天孙守文说了一剂而愈,现在患者并没有什么起色,而且还有严重,其实也就意味着孙守文没有看好患者,那么患者选择别的医生,其实也是情理之中。
要是昨天孙守文说的两天或者三天,那就是唐江林他们着急了,可孙守文并没有说两天或者三天。
看着跟着陈鹤平一起进来的乔慧琳,不少人都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一些老中医可能并不认识乔慧琳,但是不少年轻一些的医生都认出了乔慧琳,最起码现场一大半的人都认出了这位女歌星。
孙守文更是瞳孔一缩。
乔慧琳吃了他开的药,没什么效果吗?
不应该呀?
孙守文对自己昨天的判断还是很有信心的,按说一剂药就该痊愈才是,怎么可能没有效果呢?
“想必不少人已经认出来了,患者就是我们香江的当红女歌星,乔慧琳乔小姐,乔小姐歌美,人更美。”
陈鹤平介绍了一下乔慧琳,继续道:“乔小姐前几天感染了风寒,感冒之后开始出现了失声........”
说着陈鹤平把乔慧琳的详细情况给所有人都说了一遍。
“这个问题简单,一剂小青龙汤,一剂而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