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娱乐 > 全职中医 > 第224章 江蓝县义诊

第224章 江蓝县义诊(1 / 2)

书名:全职中医 作者:方千金 字数:2025

“方哥,市中医医院的医生在这边义诊。”
走出饭馆,陈东跟在方彦边上,一边走一边道:“带队的是徐近良徐主任。”
“我听到了。”
方彦点了点头。
刚才陶江德和刘多明说话,方彦听的真真的,没想到这么巧,徐近良也来了江蓝县。
“那咱们明天正好可以过去看看。”陈东笑着道。
“嗯。”
方彦点了点头。
徐近良也在这边,事情就好办多了。
其实每到一家医院,不方便的地方就在于人生地不熟。
方彦现在欠缺的是名气,不像彭幼辉和白存民,名气比较大,走到任何一家医院,只要一介绍就能有人知道。
像方彦这个年龄,到了一些地方,即便是给人家介绍是省保健局的专家,也要惹来一些怀疑和质疑。
回到酒店,方彦拿出一本书翻看着,出门在外,方彦都会带一本书,或者是《伤寒论》,或者是《黄帝内经》,亦或者是《难经》一类的。
像这种医书,哪怕看过好几遍,每一次看都能有收获,并不会因为看过而变得没用,是出门在外打发时间的最好书籍了。
当然,前提是你对中医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别说看几遍了,翻开都不想翻开,看两句都觉的想睡觉。
“方哥,这本书让我看看吧。”
陈东拿起方彦行李箱里的另一本书。
“嗯。”方彦点了点头。
“还有注解。”
陈东翻开看了一眼,如获至宝,看字迹,并不是方彦的字迹,陈东猜着应该是老爷子注解的。
其实当中医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一般人是没办法判断谁更厉害的,方彦虽然很厉害,可在陈东等一些人眼中,还是觉得方渊林更强。
晚上在江蓝县这种小县城,还真没什么娱乐消遣的东西,除了看书,其实也就是泡网吧了。
现在已经马上十一月了,天已经冷了,黑的也早了,这会儿站在酒店的窗户前面看外面,也就点点灯光,大路上都没多少人了。
这儿还是江蓝县的县城,也就比乡镇稍微强一点,即便是一些洗脚按摩的店,到了晚上十二点也就关门歇业了,哪儿像庆城,晚上两三点还有人在烧烤摊边上喝酒。
看书看到晚上十点多,方彦才睡着。
早上起来在酒店吃过早餐,方彦就和陈东一起出了门,走着前往县中医医院。
“方哥,人不少。”
远远的,陈东和方彦就看到县中医医院门口人不少,有人骑着自行车,还有骑着摩托车和电瓶车的,也有走着的。
早上本就是医院人最多的时候,更何况今天还有省城市中医医院的医生在这边义诊。
走进医院,就能看到破旧的门诊楼上面拉着红色的横幅:热烈欢迎庆城市中医医院专家前来我院义诊。
义诊的地方就在市中医医院的门诊大楼里面,大厅空置了出来,这会儿已经有很多患者在排队了。
义诊,名义上是免费诊病,不过有什么说什么,很多医院的义诊都很假,形式主义大于实际意义。
义诊,也就是免费检查,开药治疗,还是要收费的。
不过如果是一些比较有水平的医院搞得义诊,也就相当于做一个免费的半体检。
之所以说是半体检,因为义诊,哪怕是西医,也不可能带什么大型设备,也就是做一个体格检查,量一下血压之类的。
义诊,一方面是医院的一个任务,基本上每一家医院都要在形式上搞一个义诊。
二则,义诊也能给医院引流,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有什么问题,就可以顺势推荐去自家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即便是如此,义诊对当地也是有着不少好处的,因为义诊一般选择的地方都是乡下的,省城医院下到县区级。
也就等于省城三甲医院的医生专家到了家门口给你做检查,如果现场能查出问题,有着义诊医生推荐,也能避免挂号麻烦之类的,甚至一些病症还可以直接开通绿色通道。
这一次市中医医院来这边义诊的医生总共八个人,一位主任医师,一位副主任医师,两位主治医师,四位住院医。
带队的就是主任医师,内科副主任徐近良。
另一位副主任医师年龄也不大,四十来岁,属于新晋副主任医师。
方彦和陈东就站在后面人群里,远远的看着。
义诊,自然是没有挂号费的,不过为了方便排队,县中医医院这边也开了窗口,义诊这边免费挂号,医院内部还是要挂号费的。
“方哥,边上那个应该是林江宇林院长。”
陈东站在方彦边上轻声道。
“嗯。”方彦点了点头。
徐近良正在和一位四十来岁的年轻人说着话,年轻人个头不高,也就一米六七左右,板寸,人看上去很精神。
皮肤有点黑,眼睛很亮,炯炯有神。
“徐主任,那我就不陪你了,今天我也有门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