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娱乐 > 全职中医 > 第201章 中医也需要明明白白

第201章 中医也需要明明白白(1 / 2)

书名:全职中医 作者:方千金 字数:2042

在这个病症上,蒋维学辩证的非常准确。
其实中医的很多说法就是这么形象,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觉得深奥,其实一点也不深奥。
中医的描述,其实就是从特性出发的,比如金、木、水、火、土,他说的就是同一个属性,有着同样的特点。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五脏同样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中医用五行对五脏,把脏器之间的关系描述的非常精准。
其实华夏民族的老祖宗真的是把人和自然甚至是天地万物的一些规律都研究透了。
一生二,二生三,这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着规律可循的,脏器之间,人体循环,系统构造等等,都是能找到参照物的。
就像刚才蒋维学说的雷火。
在中医中,火也是分很多种的,有阴火,阳火,雷火就正应了雷电的特性,也就是方彦刚才所说的三点。
蒋维学刚才辩证开方,方彦也在边上看着,患者的这个病症其实也算是比较难以辩证的,作为老年人,辩证的时候因素更多。
蒋维学辨证为肝阴亏虚所致雷火浮游于上,开的是引火汤。
处方是熟地、天门冬、麦门冬、巴戟天、肉桂、五味子、茯苓、砂仁、山茱萸、白术。
引火汤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的《辩证录·咽喉痛门》,不过药方里面却没有天门冬一药,天门冬这一味药还是清代古世澄《疡医大全》里面讲的,用来指阴虚喉痛。
方用熟地为君,大补气肾水,天门冬、麦门冬、五味为佐,重滋其肺金,金水相资.......
蒋维学把这个方剂用在这个病症上,治疗客火上冲,也就是肝阴虚损所致的雷火浮游于上而现阵阵发热、失眠等,着实用的非常好。
“福生堂的方彦?”
等患者走出诊室,蒋维学这才看向方彦,缓缓道。
“见过蒋主任。”
方彦客气的道:“我刚才贸然出声,希望蒋主任不要介意。”
“你能给患者解释,而且解释的很精准,我有什么好介意的?”
蒋维学淡淡的道:“我听说过你,你之前在我们科室开过一个大黄附子汤加味,我也看过你的处方。”
蒋维学说的是聂金平老丈人的事情。
聂金平的老丈人已经出院了,中途也来过福生堂复诊,现在恢复的还可以。
当时聂金平的老丈人就是在省中医医院治疗的,蒋维学也了解过情况。
对于方彦的水平,蒋维学倒是认可的,年纪轻轻,水平不错。
“谢谢蒋主任。”方彦客气的道。
“你的水平我知道一些,年纪轻轻,很了不起,不过性格还是要适当的收敛,年轻人可以有傲气,但是当医生不能。”蒋维学道。
周艳都禁不住在心中吐槽,蒋主任竟然给别人说性格?
要知道,蒋维学的性格那可是整个科室都公认的不好,下级医生们见了蒋维学都是有点怕的。
不过蒋维学并不觉得他的性格有什么不好,在蒋维学看来,他那只是严谨而已,医学,讲究的就是严谨。
“谢谢蒋主任,我记下了。”
方彦客气的回了一句,道:“我也有个建议说给蒋主任,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说吧。”蒋维学道。
“作为医生,适当的给患者解惑我觉得是应该的,特别是中医医生,大多数患者对中医都抱有误解,甚至一部分患者本就是碰运气来的,我们当医生的最好还是要让患者明明白白的来,然后明明白白的去。”
方彦缓缓道:“不能总是给人一种印象,中医是让人稀里糊涂的活着,明明白白也没什么不好。”
蒋维学难得的笑了笑:“你说的有道理,但是坐门诊,患者多,有的患者和患者家属问起来也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平白耽误时间。”
方彦道:“弟子规里面有一句‘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当然,也不是让我们以德报怨,但是有些时候,越是不容易,能做到,反而显得难能可贵。”
说着方彦又顿了顿道:“在我看来,能让患者明白,比多看一两位患者要更好一些。”
“蒋主任行医这么多年,应该也遇到过一些患者,回去之后并不遵医嘱,这个情况在中医中非常多见,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患者稀里糊涂的。”
方彦道:“中医以人为本,以人为贵,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医在治病中有方有法,目的也正是如此,医学并不是冷冰冰的。”
“方医生这大道理倒是一套一套的。”
蒋维学道:“既然如此,方医生看几位患者?”
“行。”方彦点了点头。
蒋维学站起身来,把位置让给了方彦,他自己站到了一边,边上的女医生开始叫号。
其实刚才方彦和蒋维学说话的时候,门口就有患者已经探头探脑了,随着叫号,患者急忙走了进来。
进来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人,女人是一个人来的。
坐下之后,女人先看了一眼方彦,然后又看了一眼蒋维学,欲言又止,却没说什么。
“哪儿不舒服?”方彦客气的问。
“脚心发热。”女人道。
“脚心发热,多久了?”方彦又问。
“有好几年了,太折磨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