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布衣枭雄 > 第九百二十一章 宁州沦陷,范文忠战死

第九百二十一章 宁州沦陷,范文忠战死(1 / 2)

书名:布衣枭雄 作者:下传深蓝 字数:3504

罗清远的略施小计,终于将林苑之拿下,三人在小院待了半个时辰左右。
终于起身一同上了马车,朝着西州城而去,在过半日时间,一队兵士也是来到小院,替林苑之收拾着。
随着林苑之的到来,监察院算是正式成立了。在和王震山协助几日后,苏祁安便将政务丢给林苑之,自行溜走,过闲散逍遥日子。
随着林苑之的加入,监察院高效的运转起来,哪怕苏祁安和秦子音、陆小婉、苏凤玲三女四处游玩,也能感受到有了监察使的入驻,地方的官员的工作效率高上不少。
监察使的加入,相当于悬在他们头上的利剑,不得不让他们时刻紧绷着。
随着机构的完善,三州的内政,也在井然有序的变好。苏祁安带着三女,享受着难得的快乐时光。
“如果能一直这样快乐下去,该有多好啊。”苏祁安暗暗感叹着。一晃时间又过了半个月,就在苏祁安巡视州内扩军新兵的训练成果时,一则不好的消息传来。
“宁州沦陷,范文忠战死。”听到这消息,苏祁安脸色震惊,久久不能平复,一旁的三女,也是沉默不语。
片刻后,对着带来消息的苏芊芊反复询问,消息是否真实。苏芊芊脸色凝重,虽然她很想否认这件事,但这消息是由李小妹亲自发出的,真实性基本没有怀疑的可能。
随着三司机构的成立,身为苏祁安唯一的义女,也有了安排的位置,专门对接三司重要情报交给主母。
这几年的时间,苏芊芊也从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长大了不少。虽然依然能够看到小孩的稚嫩,但心思却是很沉稳,甚至与一些大人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心性,还是源于小时候经历的创伤,但并非深陷过去无法自拔,而是加以运用,配合她这张小孩的脸,反而能探知更多有用的信息。
得到确认答复后,苏祁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轻声道。
“宁州沦陷什么时候事,拿下宁州的是谁。”苏芊芊没有犹豫,一一告知。
在半个月前,宁州就已经被攻陷了,这场围困宁州的战事,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参与方为苏哲、苏泰、北方荣兵,但主力攻克是苏泰的赵州兵,范文忠的死乃苏泰所为。
“范老…”苏祁安喃喃自语。这消息对苏祁安来说,太突然了,完全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对于这消息的延后,苏祁安没有怪罪谍政司的意思,他知道,既然苏哲、苏泰敢兵发宁州,有信心将其拿下。
势必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对苏祁安的封锁,绝对是头一位,以二王的实力,想要封锁消息,却是不难。
现在想想,难怪三四个月的时间,苏哲一直没有大范围的异动,原来都在准备宁州之战。
宁州的沦陷,对本就四分五裂的大凉,造成更大的冲击。宁州本就是大凉北边的门户,只要有它在,荣人就不敢妄动,但一旦宁州沦陷,荣兵就能长驱直入,直逼京都。
想想当年的京都保卫战,是何等的艰难,没想到宁州终究还是守不住。
宁州陷落,苏祁安很心痛,但他更心痛的是范文忠的死。遥想当年,苏祁安上的第一次战场,就是范文忠的宁州战场。
当初一个什么都不懂,只是初出茅庐的小辈,在宁州战场闯出了一些名声。
也拥有了第一个爵位,东山伯,这一切都离不开范文忠的帮助。没想到才三四年,就听闻如此噩耗,如何不让苏祁安悲痛。
他收敛心神,从苏芊芊口中陆续得到的一些详细的战况。宁州之战,范文忠率领三十万人马,以一敌三,对抗来自三方的进攻。
苏泰集结近二十万的军队,荣兵集结六万,苏哲集结四万。分三路大举进攻,因为有荣兵的培训帮助,苏泰在拿下燕州后,实力大大提升。
三路大军强攻,加上二王以正统自居,逼迫范文忠投降。但身为老将的范文忠,怎能看不出其中的门道,联合荣兵,这叫什么正统,一旦降了,就得背负叛国的骂名。
这对将荣誉,看的比自己身家性命还重的范文忠来说,要他叛国,绝对不可能。
因此,四方经历了长达四个月的激战,不得不说,能够被苏玄庸钦定的老将,却是有一手。
哪怕面对三路围攻,依旧抗了这么久,但奈何这次三方人马是做了充足准备的。
在进攻前,早就渗透了不少的人员,这种渗透,可以追溯到京都之变前。
有了这些渗透人员的帮助,很快僵持不下的军城,直接被攻破。宁州以惊人的速度沦陷,打到最后,只剩下范文忠镇守的最后一城。
手下三十万大军,伤亡十多万,劝降十多万,范文忠手中可用之兵只剩不足七万人。
面对最后的七万人,苏泰是依旧采取劝降的方式,他知道能跟随范文忠最后,不动摇的七万人。
是正儿八经的老卒,是和北边荣人不共戴天的,拥有强大的战力。和之前十多年投降的兵士,没有可比性,苏泰对这些老卒自然垂涎。
但无论好言相劝,还是威逼利诱,范文忠都不为所动,眼看着到了荣人规定的时间。
就算苏泰在想拥有这些老卒,但面对他们的执迷不悟,只能痛下杀手了。
为了能够全歼七万老卒,苏泰从荣人手里得到了大量的攻城重器,甚至连火药都用上了。
在配合十五万围城大军的配合,双方激战十多日,在付出近乎一比一的伤亡下,终于攻破了最后一座军城。
即便到这个时候,范文忠依旧没有屈服的意思,带着手下仅存不到的两万老卒,悍不畏死的朝着苏泰的大军,发起自杀式的进攻。
这种冲击,在伤亡三万多的赵州兵后,仅存的两万老卒,被身后大军给吞没消失。
老将范文忠,冲在第一线,最终淹没在军队的浪潮中,战至最后一刻。
随着范文忠连同最后抵抗的老卒阵亡,宁州彻底被拿下,按照之前的协议,苏泰占据一半的地界,荣人和苏哲划分另外一半。
而划分荣人的地界,自然是与青、幽二州相连,本身失去青幽二州,大凉就没了可抵抗的纵深,在加上宁州北部的部分,可以说一下子纵深往前延伸几百里。
完全可以做到俯瞰京都前的三关,可以说直接拿捏了苏哲、苏泰二人的命脉。
这也是荣人为何对宁州不像对西北二州一样,在有些重要的地理位置,自然是要拿下的。
这点荣人不傻,苏哲、苏泰也不傻,但没办法,他们能够稳定各自的地界,登基称帝,靠的就是背后的荣人。
就算知道失去了宁州北部,对京都有多大的威胁,也只能接受。毕竟,后面逐鹿大凉,还得借助荣人的力量,这时是绝对不可能翻脸的。
京都有危险,他们能做的只有一个,迁都。对二人来将,京都代表着过去,他们才是大凉的未来,一直守着过去的荣誉,只会死的更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