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布衣枭雄 > 第七百六十五章 铜墙铁壁

第七百六十五章 铜墙铁壁(1 / 2)

书名:布衣枭雄 作者:下传深蓝 字数:3451

正因为知晓黑风山的凶险,李胜三人方才竭力劝阻苏祁安,不要前往这冒险之地,哪怕向朝廷求援,他们也不愿看到苏祁安丢了性命。
他们和苏祁安接触不长,对他并没有太深的感情,但就刚才在蒙州城下的露一手,以及震慑这些蒙州官兵,足以让他们听命苏祁安。
但苏祁安却要亲自带兵去黑风山,哪怕只是说说,但他敢提出来,就这一刻便将三人给彻底征服。
黑风山什么地界,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可谓十死无生,无论是蒙州还是一山之隔的月昭,都把黑风山当做天然屏障,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逾越。
但苏祁安为了扭转西北二州战局,不仅做到同进退,更是身先士卒,这在过往朝廷派下来的大官中从未有过的。
他们都是武将,自然能看懂苏祁安所说,不似作伪,言语中带着强烈的坚定,谁来劝告都没有作用。
这才是他们钦佩的上官,不用做的很多,也不用表现很多,只需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他的人格魅力在这一刻,就会无限放大,像他们这类镇守边境的武夫来说,最喜的就是这类人。
好不容易碰到这样一位有勇有谋,有人格魅力的上官,他们自然不愿见到苏祁安送死,因此竭力制止。
李胜三人的好意,苏祁安自然明白,他之所以这么做,并非逞能,乃是不得已而为之。
蒙州如今的战局,变化太快,就连苏祁安都是难以预料,为了扭转战局,出兵就得出奇。
而想出奇制胜,横穿黑风山便是最奇的一招,所有人都知道黑风山是死地,但越是如此,苏祁安越要反其道而行之。
只要横穿黑风山,抵达月昭,在和苏风舞联手,凭苏风舞的威望,搞不好都以为不战屈人之兵,说服西域诸国退兵。
二次和谈,童战化妆花匠潜入月昭,他的任务就是代表苏祁安,想要苏风舞约见木托尔,让他反水联合。
西域诸国中,实力最强的当属回邪、月昭、大支,如今萨克图人不在后方,手握七万联军和甘州军队激战。
恰好他的后方又一次陷入空虚中,只要能谈拢木托尔,让他反水,联合月昭给萨克图背后来一刀,一定会打萨克图措手不及。
这计划是不错,可在双方开战时,苏祁安发现,他对这计划有些太自信了。
以为靠着童战等十来人,便能说服木托尔,这有些太自以为是了。
木托尔好歹也是大支国主,大支能屹立西域诸国前列多年不倒,足以说明木托尔并非毫无作用的废物。
想要他反水,光靠童战这十来人根本不可能,如果没有好处,以及没能让他看到萨克图有败局的可能,如何的约谈注定谈不下来。
而恰巧蒙州之战爆发,苏祁安便想到了,那座被西北二州视为坟墓的黑风山。
为了横穿成功,苏祁安这次只带了二猛手下的五千骑兵师。
这支骑兵师是东山军的王牌,只要能横穿成功,后方空虚的西域诸国,被横扫不过是时间问题。
虽然此次他的计划,风险很大,但总好过将希望放在所谓的朝廷援军,要好的太多。
对三人的劝说,苏祁安沉默一会,摇头道,“本督军,知晓你三人的好意,但如今战事紧急,想要扭转战局,就得出奇制胜,本督军已经决定了,带领五千骑兵横穿黑风山,蒙州城便拜托各位了。”
看着苏祁安十分坚定的脸色,李胜三人知晓,在如何劝说,怕也没多大作用,索性只能无奈点头,对着苏祁安多多叮嘱。
将他们知晓黑风山的一些地域情况,毫无保留的告知苏祁安。
对这些,苏祁安认真听着,虽然三人所言的大部分他都听过,但好歹也是三人的心意。
通过交谈,苏祁安能感受三人对自己担忧,能让三人对自己如此看重,先前的城下之战是起了很大的效果。
毕竟,以步兵歼灭骑兵,虽然步兵人数占优,但面对的可是大荣骑兵,这就是以弱打强,依然做到了悉数歼灭,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识。
就换做其他任何人看到这一幕,都得目瞪口呆。
苏祁安能够做到这点,主要还是亏了那种围困阵型,这种阵型算是苏祁安自创,但也是结合了这几年南征北战,积累下的经验导致。
当然帮助对他最大的,还的是亚木雷在临死前留给他的一部兵书。
这部兵书除了记录亚木雷这么多年的南征北战,对军队之间的阵型配合,也有很深的见解。
亚木雷本身就是一代机动大师,对骑兵的运用堪称炉火纯青,在他留下的兵书中,有一卷记载,他曾提过如何以步兵方阵相互配合,歼灭少股骑兵。
只是这个阵型亚木雷并未彻底完善,只画出了三分之一,以及提出的几个关键点子,这几年苏祁安在空闲时间,一直没事就翻阅亚木雷留下的兵书。
对这种以弱胜强的打法颇为感兴趣,在这几年的征战中,终于让他一点点的完善了围困骑兵的步兵阵型。
而刚才的蒙州城下的歼灭战,便是首秀,总的来说还算不错,虽然伤亡很大,但苏祁安还是很满意的。
无论怎么说,能以大规模的步兵围困骑兵,并且将其歼灭,本身伤亡还未有对方之多,这就是成功。
当然这种步兵歼灭骑兵的阵型打法,并非百分百克制,还是有很大的缺陷,想要围歼,得天时地利人和才行。
首先调动的步兵,可不止一个兵种,有重甲步兵,盾牌兵、弓弩兵、长戟兵、敢死步兵…等等,相互之间要有极高的配合默契。
在围困中,并非一成不变,要根据当前的局势不断变化,但凡让对方发现一个破绽,很有可能直接冲破,好不容易布置的围困阵型就会打破。
而且就算各兵种间配合默契,但歼灭骑兵终究有个数量上限,像今天这般一口气歼灭五千骑兵,便是极限了。
而且还是以万人步兵歼灭,老实说这之中或多或少带着运气成分。
这支突袭渗透进来的荣国骑兵,或许连自己都没想到,竟然被一支万人步兵围困,而且还被全歼。
估计战事打到最后,剩下的荣国骑兵早就死心,自觉突围无望,丧失了斗志,但凡这支出现的骑兵,各个悍不畏死,死战不退,有着强烈的求生欲,决不至于被全歼,起码能跑出一千多人。
这也是为何苏祁安在城下打赢了这战,非但没有集结手下军队,直接向南下入侵的荣国军队发动反击的原因。
像这种以弱胜强,以步兵歼灭骑兵的打法,并非人越多越好,有时候兵力太多,反而成了累赘。
但凡不是累赘,苏祁安也不至于继续分兵,更不可能冒险横穿黑风山了。
在一场战争中,某处局部的胜利,并不能改变战争局势,最多只能用来提升士气。
想要扭转战局,就得出奇兵,以点破面,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整个战场上的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