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布衣枭雄 > 第七百十六章 百首侯,君臣间隙

第七百十六章 百首侯,君臣间隙(1 / 2)

书名:布衣枭雄 作者:下传深蓝 字数:3099

本以为是担心半年前方约定不算数,苏祁安才拒不受封,苏玄庸紧绷的脸上舒缓,跟他解释一番,殿内气氛,算是融洽起来。
可在承诺过后,苏祁安依然拒绝听封,这一下,谁都看的出来苏玄庸脸上的气愤。
一而再再而三的,哪怕换做其他人,都受不了,更别说堂堂一国之君的苏玄庸,但凡换做其他人,恐怕早就被拖出去砍了。
殿内大臣各个鸦雀无声,谁都不敢开口,都不敢触这个眉头,谁得胆子能有苏祁安这么大,这不是戏耍?
余光打量苏玄庸,他的脸色阴晴不定,手掌搭在龙椅上,目光死死的盯着苏祁安,沉默良久后,带着低沉的声音,吐出了三个字。
“为什么!”
如果苏祁安没能给他一个合适交代,这场庆功宴,没那么容易结束。
苏祁安起身抱拳陈述着,大概的意思是说,以他如今的年纪,还配不上位入二品国公之列,实在有些惭愧,希望苏玄庸能够收回成命。
能赐婚九公主就是极好的,至于封公爵,苏祁安万万不可受。
苏祁安的这番解释,听上去就是标准的官话,但苏玄庸并没有生气,冰冷的脸色稍稍一缓。
他了解苏祁安,没有在庆功宴上大放厥词,表现张狂,而是知晓一些谦卑,这已算很好了。
虽然是场面话,但稍微平静下来的苏玄庸,对这话还是认同的,确实,以苏祁安只有二十四五的年纪,就迈入二品国公之列,在大凉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
哪怕是那些开国元勋被封国公,都是三十好几,如此年轻的国公,多少是有些夸张了。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如果苏玄庸执意如此,谁又能阻拦,他看着苏祁安,大概能够猜到他拒不受封的意思。
多半是不想被入阁束缚,不想事事被人监视,还得通报,这点小心思,做皇帝这么多年的他,如何看不出。
苏玄庸目光闪动,舒缓的脸色恢复平静,轻声道。
“好吧,寡人知道你的意思了,进公爵一事,是寡人考虑不周,兹事体大,日后再说吧。”
“但寡人要是什么都不封,那不显得太过无情,而且你与凤玲大婚,以你一等侯的身份,有些不搭。”
“既然陛下真心想赏赐,微臣还真有一爵位,想要陛下讨要,还望陛下恩准。”
苏玄庸眉头一挑,听苏祁安这么说,来了兴趣,是什么爵位,竟然比公爵还看重?
在诸多大臣目光注视下,苏祁安的声音不紧不慢响起。
“微臣想要百首侯一爵位。”
这话落下,诸多大臣看着苏祁安的目光,带着几分诧异。
百首侯,顾名思义就是百侯之首,是所有侯爵中,排在首位的。
虽然依然是一等侯,但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二品公还要高。
不为别的,在大凉的历史上,百首侯的爵位,到现在只封过一位,那位军侯,可谓天纵之才,比苏祁安有过之而无不及。
年少就封侯,是两百年前的天才将领,多次率领大凉骑兵,孤身北进大荣,打的大荣一度丢盔卸甲,甚至几度换了王庭位置。
每次作战,兵力不会超过万人,都以突袭为主,长途奔袭,各种穿插,一度让大荣苦不堪言。
只可惜,天妒英才,这位天才军侯,在二十几岁感染疾病,意外病逝。
他的病逝,让所有人都扼腕叹息,如果当年没有那么早病逝,大荣说不定会被他给灭了。
此后两百年,大凉再未出现过像百首侯如此优秀的天才将领,正因为百首侯的巨大贡献,他的这个爵位不仅是百侯之首,更多的还被赋予一种荣誉爵位。
哪怕所谓的国公见到,也得毕恭毕敬。
这个苏祁安果然不按照常理出牌,一开口就玩这么大。
虽然苏玄庸心里有些准备,但听到这话,多少有些震动的,他认真的看着苏祁安道。
“百首侯,你小子胃口真大啊,这爵位并非不可受,但你能向寡人保证,不丢百首侯的脸面吗?”
“微臣定不辱百首侯爵位,为大凉肝脑涂地。”
“好,有你这句话,寡人信了,那就将百首侯…”
“陛下且慢,老臣有一言要报奏。”
就在苏玄庸授予苏祁安百首侯爵位,忽然,郑源的声音突然响起。
“哦,看来郑宰辅是有些想法啊,既然开口了,那就说吧。”
有了苏玄庸准许,郑源点头道,“回陛下,并非老臣对东山侯封百首侯一事反对,恰恰相反,百首侯虽然是百侯之首,但始终是侯爵身份,以东山侯这几年的南征北战,封国公才能体现陛下的知人善用。”
“还请陛下三思,封东山侯为公爵。”
郑源声音落下不久,身后的一众大臣皆是齐齐附合,那样子势不把苏祁安推上公爵位置不罢休。
就连一旁的苏哲、苏泰也是开口请愿。
“还请父皇顺应诸位大臣心意,封东山侯为公爵,这才能让天下百姓看到我朝廷的公正。”
“没错,还望父皇顺应民意。”
众多大臣的开口,让苏玄庸再度动了封公爵的心思,毕竟他们说的是有道理。
百首侯就算荣誉再大,始终大不过国公,苏玄庸也不想因为这事,被大凉百姓觉得自己过于苛刻。
而且朝堂众大臣的和睦,加之苏哲、苏泰的分忧,和苏祁安的矛盾化解,一团和气,这才是苏玄庸最看重的。
封苏祁安为国公又算什么,说来说去,不都是为了大凉未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