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布衣枭雄 > 第六百三十九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

第六百三十九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1 / 2)

书名:布衣枭雄 作者:下传深蓝 字数:3027

苏祁安这次在秭归郡府待的时间够长,在方敬之、刘师爷等一众审查官员的协助下,耗时月余,终于将曾默、韩城八位郡守犯的罪给认定。
八人连同秭归郡丞等约莫二十几位官员,皆是处以流放、处死等重罪。
特别是曾默、韩城这八人,皆是处死,就他们在各郡所做之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杀了这八人,同样给了其他未处理的官员,一些警示震慑。
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其他地方官员都会收敛许多,东州后九郡不会陷入动乱。
这次的清理,在东州引发了很大的轰动,好在州府那边,对苏祁安的处理,是全力支持,更是全力配合。
就算在东州闹出的动静很大,但对东州内部官员的交接,还是稳定的。
一个月的审查,在处理掉这些官员后,苏祁安的工作明显轻松不少。
与此同时,好事也是连二连三传来,在将曾默、韩城等众多官员顶罪不久,运往前线的车队,传来消息。
经过长途跋涉,苏祁安在后方筹集的十万粮草,顺利送到前线。
看着这消息,苏祁安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本来还担心路上会出什么事,现在看来,是他多想了。
十万粮草成功运往前线,是苏祁安心里的头等大事,接下来就看吴定国怎么安排部署了。
在后方待了也有两个月,后方官员基本上清理的差不多,也得找个时间去前线看看,苏祁安心里这般想着。
这次来东州,除了整治东州内部官员的腐化,同样的,身为带兵将领,前线的倭寇海盗也得要处理了。
两个月在后方待着,在继续待下去,手中的东山、裂山二军,都得待不住了。
身为军人,战场才是他们的归宿,一直长居后方,像什么话,要是待长了,怕就和这些后方州兵一样。
早就懒散了,对付地方土匪,和维持秩序还行,真要上了前线,多半得损失惨重。
保持东山军的战斗力,就不能太安逸,苏祁安目光闪动。
在处理了后方九郡官员一案后,没停留多久,便带着谢苍、方敬之等人离开了秭归郡,准备返回州城。
和周子斌、冯南他们嘱咐下,在州城停留几日,不日后直奔前线。
这是苏祁安计划的,但奈何天有不测风云,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在苏祁安的车队返回州城的途中,车队走了两三日后,前线忽然传来不好的消息。
与海盗倭寇交战的吴定国率领的前线兵士,中了埋伏,丢了两郡,损失万余人,大败而归。
现吴定国命令各郡兵士,收缩稳固防线,算是勉强稳定阵脚,双方陷入对峙态势。
这消息传回,苏祁安的脸色漠然,这算是一场大败了,而且是很惨痛的大败。
在以往和海盗倭寇的交战中,就算吴定国败过海盗倭寇,最多伤亡四五千,丢失一郡罢了。
而且会以最快的速度,率兵卷土重来,收复丢失的郡县,从而将海盗倭寇再度逼迫回岛上,双方形成对峙。
但这次,伤亡万余不说,更是一口气丢了两郡之地,让海盗倭寇站住了阵脚,双方形成对峙。
这怎么看,吴定国等前线兵士是处在下风,前线兵士的战斗力,苏祁安还是了解的。
不说战斗力彪悍,但绝对不是后方那些安逸的州兵可言,和海盗倭寇打了这么多年,双方有来有往,战力应该不弱。
但这次的莫名惨败,中了埋伏,这背后绝对藏着一些耐人寻味。
想搞清这事,就得速速去往前线才行。
想到这,苏祁安加快回州城的进度,正好和周子斌、冯南等州官好好聊聊。
人要是倒霉,都会接二连三,在苏祁安加快速度回州城约莫一日后,前线又传来一则坏消息。
这则坏消息不是吴定国手下军队大败,也不是海盗倭寇更进一步,而是有关粮草的。
苏祁安运输前线的粮草,被海盗倭寇发现了藏匿点,虽然吴定国迅速做出反应,派人支援,双方激战一夜。
这一战,海盗倭寇损失不少,但发现的粮仓还是被烧了,十万石粮草被烧的几乎所剩无几。
这接二连三传来的坏消息让苏祁安脸色阴沉,双手紧握着手中的信件,目光死死注视着。
他的呼吸急促,阴沉的脸色布满红润,没一会,赶车的马夫传来一声惊呼,苏祁安一口气没喘上来,直接昏过去了。
这事很快传遍了整个车队,车队的人员都很着急,也很慌乱,在这种慌乱下,其中几个人对视一眼。
趁着所有人都围着苏祁安时,趁机钻进旁边的林子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关于苏祁安昏倒的事,约莫半日时间,就传到了周子斌、冯南耳内。
听到这消息,最高兴的莫过于吴宪、蒋坤,苏祁安在东州后九郡所做之事,直接把两家给弄的元气大伤。
要说不恨苏祁安那才有假,但苏祁安是朝廷任命的监察使,想要动他,基本没可能。
二人只能求助周子斌,周子斌不愧是一州州牧,都不用自己亲自出马,只需要动动手指,吩咐下命令。
一个月的等待果然没有白等,直接让苏祁安气火攻心,昏了过去。
这才是他们认识的州牧,怎么可能任由苏祁安这人在他们的地盘上,胡乱作为。
虽然这次出手,没能让苏祁安元气大伤,但至少也让苏祁安承受了极大的损失。
别的不说,就损失的十万石粮草,就够苏祁安和吴定国头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