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道断修罗 >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藏说法,小和尚破境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藏说法,小和尚破境(1 / 3)

书名:道断修罗 作者:列夕 字数:4114

三藏在第一烽燧停留了三天。
为守烽的王祥将军讲了三天的法,让王祥明白了何为佛法的四谛法。
四谛是苦、集、灭、道四种。
谛是真实无虚假的道理,即真理,是声闻。
四谛法包含两种因果,一是世间因果,即苦、集二谛。苦谛是世间果,集是世间因。
二是出世因果,即灭、道二谛。灭谛是出世间果,道谛是出世间因。
若明白四谛之理,可知苦而断集,慕灭而修道,而得灭谛涅槃的乐果。
苦谛有三苦、八苦。
三苦是指苦苦、坏苦、行苦。
八苦是指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冤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世人的种种诸苦,皆由自己的起惑造业之果。
集谛,是苦的因,是世间的一切烦恼而造作种种业,随业感报,从而生种种苦。
灭谛,是出世的乐果。灭是寂灭,就是声闻……灭谛就是灭除烦恼和生死负累,超出三界,从而解脱了六道轮回生死。
道谛,是出世间的乐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要解脱种种苦的方法就是修道,断除、灭掉集这个苦因……
站在高高的烽燧之上,三藏眼里有勃勃的生机,也有无尽的荒凉。
静静地说道:“于将军看来,此地是囚禁了你七年的牢笼,于我来说却是天堂。”
“当我在荒漠里行走,喝光了最后一滴水,看见了死亡的之的时候,将军所在的地方,便是我梦里的天堂。”
王祥叹了一口气,苦笑道:“我这算是苦中作乐,白天盼着黑夜,夜里一梦不想醒来。”
“听了和尚这些天的讲法,让我心情稍抒些许,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既然暂时离开无望,于王祥来说,便只能将他乡当作故乡,继续活在这里了。
三藏摇摇头,看着他说道:“听闻边关战事将起,将军守在此处,倒像是世外桃源,不用去征战沙场了……”
王祥闻言一凛,顿时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大唐将起战事,他们早就收到了凉州发来的战报,看来自己守在此处,倒是如和尚所说,同一处自在的地方了。
三藏喃喃念道:“心安处便是身安处,他乡也可作故乡。”
……
“心安处便是身安处,他乡也可作故乡?”
李修元收回望向烽燧上的神识,伸手将手里的水壶递给一旁的小和尚。
苦笑道:“我却是身安处便是心安处,直将他乡作故乡……我跟三藏你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思啊。”
他不敢给小和尚喝多,一天只喝两口用灵桃泡的水。
终于,在第二天,小和尚不再发烧了。
眼下是第三天,按李修元的预计,今夜小和尚便有机会破境到金丹之境。
这也是他为小和尚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了,以后,就要靠他自己的修行了。
不再发烧,小和尚的精神也好了许多,一天里也能跟李修元聊聊天,说上一会话了。
一路吃苦,这三天在他看来是最开心、幸福的时光。
因为有足够的水,这种苦难是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怕是寺里的师傅也不曾感受过这种痛苦。
三藏在跟王祥讲法,做最后的告别。
王祥看着指着前方说:“和尚你不要往第二烽燧了,不是每一个将军都能放你过去,你往西面的方向绕过去。”
“绕道八百里莫贺延碛沙漠,只要你能找到那处野马泉,你就能穿过那片死亡沙漠,走出去……”
三藏点了点头,伸手指向前方:“我既然已经来了,便没有再返回的道理。”
……
这一夜,荒漠上升起了一道佛光,汇聚着满天的星光。
在李修元的面前闪闪发光。
离开了皇城,离开了师傅的小和尚终于在一场大病之后,在李修元的帮助之下,突破到了梦想中的金丹之境。
刚刚大病一场,接着又破境的小和尚终于不堪重负,一头倒在睡袋里做梦去了。
再次,留下李修元独自看着两匹马儿发呆。
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李修元叹了一口气。
倒了一杯灵酒,举杯邀明月,嘴里呢喃道:“秦时明月汉时关,眼见大唐的军队就要越过关山了……”
连他都没想到,刘邦当年受的屈辱,将会由大唐的太宗皇帝替他讨回来。
想想,忍不住骂了一句:“我说张良,你可真是一个白痴啊。”
三杯两盏灵酒,将漫漫长夜看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