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299章赐国姓,绝宗族

第1299章赐国姓,绝宗族

书名: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作者:九霄落雪 字数:2362

郭子仪不相信,他足足四万兵马,只是为了在这里守着,暗地里还有浮水房的帮助,赵匡胤怎么可能从他这里跑了?
而如今,赵匡胤和田单这里,虽然是兵马不剩多少了,而且依旧人才如云。
文有赵普、苗训、孙膑之流,武有夏耕、五极战神、辟寒等人。
将这些人连同赵匡胤他们一起堵死,不给他们南逃的机会,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传令王忠嗣,让他不要和田单在那里僵着了,先领兵攻打成武、单父、己氏、薄县四地!”
将赵匡胤和汝南彻底分割开之后,李翔不紧不慢地又准备将田单和赵匡胤之间也分隔开。
尤其是刘备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返回兖州,断绝了赵匡胤南下的可能,但要断绝对方北上继续顽抗的可能。让赵匡胤困死在梁国一地。
目前,只要将田单和赵匡胤割断,那赵匡胤就已经无路可去了。
目前,除了汝南之外,也就只剩下田单驻守的兖州济阴和沛国北部这两块地方可去了。
“告诉陈庆之、狄青,将沛县、丰县拿在手中!”
狄青的兵马虽然不剩什么战力了,但是,沛国北部的沛县、丰县也没有什么守军,也基本不用他们打什么仗,只需要让他们将地盘接收了,一步步的压缩赵匡胤的生存空间就是了。
而短短三天的时间,李翔就基本完成了他的规划,将这几座城池拿在了手中。
济阴的田单虽然非常想要阻止王忠嗣,但刚刚才在卫青的手中经历过一场大败,兵力几乎损失殆尽的他,却根本无力在王忠嗣的手中保住这几个城池,也根本无力派出援兵。
他自己都不抱任何希望地向刘备做出了求援的准备,可刘备这个时候又如何能帮他?
而李翔这个时候也在领兵层层推进,将建平、谯县等地一步步拿在手中。
好像是削土豆一样,将赵匡胤的外围一层层的削去,逼迫他露出最核心的部分。
“光义、李佶,如今赵匡胤困于梁国一地,其麾下当有人心离散者,你二人可劝降否?”望着规规矩矩的站在下面的李光义和李构,李翔若有所思道。
李光义和李佶,这两个人其实就是赵光义和赵佶,他们两个人,再加上赵佶之子赵构,以及在东郡投降檀道济的赵贵,都是正儿八经的赵氏族人。
李翔为了表达对于他们几个人的重视,特意统一赐他们为李姓。
在古代,姓氏也有高低贵贱之分,而皇帝的姓无疑最为尊贵,称为国姓。赐国姓是帝王对臣民的最高精神奖励,像汉唐两朝,都曾经对多人赐以国姓。
如此,也是为了让他们发挥在降将之中的榜样作用。
至少,李佶与李构这两父子,听说他们被赐予皇姓之后,心情可谓是相当激动,连连叩首谢恩。
而李翔赐国姓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暗示给赵匡胤,如果他们赵氏宗族不肯投降的话,那他李翔也做好了斩尽杀绝的准备,断了他赵氏一族的血脉。
至于已经投降的李光义他们几人,虽然不会杀他们,但被赐予国姓之后,他们已经是李氏族人,和他们赵氏宗族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在中国古代,“姓氏”是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风俗,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一直都有着“认祖归宗”的说法,甚至孔孟认为,为人臣子应该“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血缘姓氏的关系,比君臣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要。
如果是赐其他姓氏的话,臣子依旧可以祭拜祖先。
可假如被赐予皇族之姓,臣子就没有祭拜旧姓的资格。
在古代,赐予皇姓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不光要把被赐姓之人写入皇族,有的时候还会按表封爵,以示恩典。
在这种情况下,“赐姓”是煌煌天恩的一种体现,所谓“君权神授”,君权即神权,天子肯把皇族之姓赏赐给你,那是他“天恩浩荡”,代表了无与伦比的隆宠。你领旨谢恩还来不及,如果还敢“念念不忘”本族姓氏的话,那就是得寸进尺了。
这就像是上门女婿一样,生下来的孩子,代表的是女方那边的家族传承,并非是男方那边的家族传承。
“陛下,蒙县田因齐或可劝降!”李光义想都不想地直接回答道。
反正就算是他不说,李佶这个软骨头也一定会说出这个名字的。
因此,那还不如他先说出口,与其便宜了李佶,倒还不如他自己将这份功劳拿了!
“田因齐,朕听闻此人与汝南田穰苴出于一族,如若劝服此人,可说服那田穰苴来降?”李翔若有所思道。
如今,田穰苴手中掌握着汝南的十几万兵马,将要是能够将这样的人劝降的话,拿这其中的意义可就大了!
不客气的说,他李光义要是干成这件事的义,直接给他个侯爵之位,也不是什么事情。
“呃……”
李光义听到李翔这么说之后,直接就是噎了一下。
为了自己的大好前途,他倒是不介意坑上赵匡胤一把。
只是,他还真是无能为力!
想了想,他也只能够为难的开口道,“陛下,田穰苴此人刚直,除却逆贼贼首赵匡胤不仁,否则,此人定然不会背弃赵逆贼首。”
李光义对于这两个人也算是有所了解,虽然是同出一族,感觉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田因齐这个人,是真的是那种狼子野心之辈,这种人,有好处的时候,他上赶着来,可是,也正是这种人,永远都没有所谓的忠心可言,典型的利己主义者。
想要说服这种人,让他感觉到切实的威胁之后,给他个台阶下,可谓是轻而易举。
可田穰苴这一种人,等到他败亡之后,或许有一定的可能劝服他。
但是,有些人在手中还掌握着八万大军,想要在这个时候让对方投降,除非是赵匡胤这个当老大的先一步投降,又或者是赵匡胤先负了田穰苴。
这要是让他劝降田因齐,李光义可以拍拍胸膛,保证他能够做到。
但要是换成田穰苴,他一点都不敢下这种保证了。这要是完不成的话,那可是欺君之罪。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