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546章 愿助吴侯探清敌军底细!

第546章 愿助吴侯探清敌军底细!(1 / 3)

书名:我在曹营当仓官 作者:一剑绯雪 字数:4101

楚云不但知道,而且还认为这是一句十足的废话。
要做水军的一员,前提当然是会游泳最好了。
“但将军您也知道,我军之中,将士们大多来自北方,懂水性的将士很少,如果只选择通晓水性的将士入伍,恐怕我们连一万水师都凑不出来。”
事实上蔡瑁说得还是太保守了。
如果把从荆州来的降兵都先刨出去,恐怕想要在曹军里找到五千个懂得水性的士兵,都未必能找得到。
“嗯,所以蔡瑁将军认为应该怎么办?”
“末将以为,应当举行一场简单的测试,让将士们依次尝试训练是否能通习水性。”
楚云想了一下,皱眉道:“到了将士们这个年纪,想要在学习水性,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了吧?”
蔡瑁却笑道:“将军,其实只要方法得当,还是能够让许多将士掌握方法的。”
“这么说来,蔡瑁将军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将军,末将不敢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行,但至少也能替将军选拔出一部分值得当做水军来培养的将士。”
蔡瑁说话的时候,眼神之中有几分傲气,虽然他收敛得很好,却瞒不过楚云的眼睛。
只不过现在聊的刚好是他最擅长的事情,心中有桀骜之气也在所难免。
只要他不表现出来,楚云自然也不会跟他计较。
“好,筹备选拔一事,我会亲自去操办,至于选拔的标准,就由将军你来现场决定参加的将士是否采用,如何?”
蔡瑁本以为楚云会借此把大操大办的机会交给他,以便他从中捞点儿油水,可楚云竟然信不过他,自己亲力亲为起来!
这下蔡瑁可就有点儿郁闷了,最难受的是,他还脱不了清闲。
不过,至少楚云还是给了他一份差事,总不至于让他在一旁晾着那么尴尬。
“谢将军信任。”
除了道谢,蔡瑁也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了。
——
选拔的过程非常顺利,楚云也在一次清晰地认识到了蔡瑁对于水军的理解确实非同一般。
蔡瑁懂得如何鉴别一个人是否能通过训练掌握水性,也懂得如何发掘一个畏惧深水的将士的潜力。
有他在,使得曹军本来有机会成为水军的将士,没有埋没自身的才能和天赋。
可进展的顺利也不全是好事,曹操见很快水师的规模就从五千逐步扩张到一万甚至是两万、三万,他这心思自然而然也就跟着野了起来。
期间,他不止一次催促楚云加快训练的进度,楚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搪塞过去。
时机未到。
这是楚云一再坚持的看法。
于是训练还在继续。
——
江东,建业。
孙权在品过一杯茶后,命人将刘备、刘琦、徐庶还有诸葛亮这四位“贵宾”请到了自己的面前。
“我等见过吴侯!”
四人轮番向孙权打招呼道。
孙权微微颔首,可看向四人的同时,就感觉脑壳有些生疼。
早在他们四人最初来投奔自己的时候,孙权还是热烈欢迎,而且真心愿意接纳他们的。
毕竟他们都曾与曹操奋战过,而如今的曹操,恐怕已经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如何吞并江东上了。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孙权对刘备、刘琦以及诸葛亮三人始终是以礼相待。
可时间一长,孙权就感觉事情似乎不大对劲,至少,与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首先,刘备、刘琦一行人在逃亡的过程中,兵马在逐步减少,上船时大部分兵马更是被丢在荆州,最后似乎被曹操给征收了去。
所以,刘备、刘琦一个个不是自称左将军,就是自称荆州牧,可名头喊得再响亮,手中的实力不足,也只能徒增笑柄。
如果刘备、刘琦他们仅仅是兵微将寡也就算了,孙权全当多样几个闲人,来换取自己的贤名远播。
可孙权万万没想到,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安生的主。
他们先是频频去拜访如今孙权最依仗的大都督鲁肃,而且有传言称鲁肃与诸葛亮、徐庶二人的关系已经是走得越来越近。
这在孙权看来,可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大都督是什么职位?那就是江东内名副其实的“大将军”。
这样的存在,如果跟一些暂居于此的客人走得太近,那么身为主人,孙权当然会心中不快。
可他毕竟不能对这些走投无路的人们下逐客令,所以纵然孙权心有不甘,却还是忍了下来。
只是忍归忍,却改变不了孙权对刘备、刘琦他们看不顺眼的事实。
对于这一点,鲁肃倒是多次劝过孙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