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这种事情通常只会发生在年长者与晚辈之间。
可楚云看起来怎么都像是比他们小一辈的存在。
所幸荀彧、荀攸二人并非迂腐陈旧之人。
再者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楚云提出如此怪异的想法,背后必有深意。
楚云干咳了一声,酝酿了一下情绪,才开始讲述自己曾经的遭遇。
“四年前,我只有十二岁,就独自在兖州讨生活。
卖炊饼卖些小吃食这样的事,我每天都在做。
直到叔父与吕布开始争夺兖州,不止是我,绝大多数小商小贩的生意都做不成了。
战火频仍,百姓们手上的粮食早就被征集得一干二净,鄄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死人越来越多,有死于战乱被误杀的,更多的却是被活活饿死的!那个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情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说着,楚云的眼中流露出痛苦之色。
荀彧、荀攸二人虽然没有开口,却也是各个面露黯然之色。
尤其是荀彧,他早年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兖州的战事对各郡县的影响,他比很多人都要清楚。
只不过他身为上位者,自然不知道黎民百姓当时的疾苦。
“我只记得当时我和邻居家的老张头,带着他孙女本打算逃出鄄城,可刚一出城,就被吕布军的流矢逼得退去,老张头命不好,中箭后便是奄奄一息,在嘱咐我替他照顾好他孙女之后,就咽气了。
逃出鄄城之后,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身上只有一张饼,最后一张饼。
小姑娘饿得直哭,她那副模样就像印在我脑海里似的,这么多年,我每每想起,都是记忆犹新!
那张饼,我一口都没吃,可是又能怎样?当时她已经饿了不知多少天,一张饼不过是杯水车薪。
她没能坚持到巨野城,就被活生生饿死了!
我那时候就在想,如果我身上还能再多出一点粮食,哪怕只有一口干粮,是不是就能帮她撑下去,她是不是就不会死?”
面对楚云的质问,荀彧与荀攸沉默着,半个字都说不出口。
民间疾苦,他们知道。
但知道是一回事,亲身体验是另一回事。
他们这些士族出身的名士,自打出生起,就不知道挨饿是什么滋味。
在这一点上,他们根本没资格与楚云这样饱经风霜之人相提并论。
楚云的语气变得更加哀恸。
“二位可知道,那小姑娘临死前,对我说了什么?”
荀彧、荀攸二人的心脏在狂跳不止,他们隐约猜到了某种可能性,但无一人敢道出口。
就像是有着魔力的低语般,一旦说出来,就会天塌地陷,风云变色。
“她说:路途遥远,让我吃了她,坚持到巨野,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活下去!”
说完,楚云两眼之中已有泪光。
“我想请问荀令君一句,似老张头孙女这样因战乱而无辜丧命的百姓,有多少?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
荀彧两眼通红,哑口无言。
“那我再问荀令君,天下大乱,大汉朝廷莫不是罪魁祸首?!连天下万民都保护不了的朝廷,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眼下叔父治下各州郡的百姓从流离失所到重建家园,从饿殍遍野到人人有饭吃,这是大汉朝廷的功劳,还是叔父和荀令君您这样的有志之士携手并肩,不懈努力早就的结果?!
荀令君觉得叔父在行僭越之事,想拥护大汉数百年基业,想那刘协继续做天子!
我倒是想斗胆问荀令君一句,我们那些庶民奄奄一息,苟延残喘般艰难求生的时候,汉廷在哪里?天子又为我们做了什么?!
叔父不称王,任由天下继续纷争不断,战事不休,何时才能止息兵戈,还黎民以太平?
难道荀令君一定要坐视天下混乱不可终日,只为名存实亡的大汉继续延续,就不顾百姓受苦吗?!
为了荀氏博一个忠君爱国的虚名,就让百姓们继续做牺牲品吗?!
是非对错,千百年后,后世自有公论!”
面对楚云接连不断的厉声质问,荀彧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当然不是楚云所说的那般恶劣。
但荀彧也不得不承认,因为没有亲身经历和体验过最底层百姓们的艰苦日子,他确实忽视了战争对百姓的伤害。
某某地发生战事,百姓人口锐减几十万,从数据上看,仿佛只是大笔一挥,就得出了结果。
可那死去的数十万人中,每一个都曾有姓名,有家,有在世间存在过的痕迹。
这是没有亲自体验过,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事。
荀彧必须承认,能终结当前乱世之人,非曹操莫属。
而曹操顺利称王,对他加快一统天下,只有好处。
乱世的终结,确实是天下万民的福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