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383章 孙权的失算

第383章 孙权的失算(2 / 3)

书名:我在曹营当仓官 作者:一剑绯雪 字数:4031

因此,曹操如今的一举一动,都很可能暗藏对主公您的敌意,不可将之想得太简单啊!”
“先生莫非是觉得,曹操此举,另有深意?而且是对我们不利?”
孙权脸色苍白,心中也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在下不敢断言,但世人皆知,孙绍公子年纪尚小,曹操又岂会在百忙之中特地召见一个孩童?
另外,有句话,在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纮踌躇地搓了搓手,眼中隐有不安之色。
“先生但说无妨。”
因张昭、张纮在江东地位崇高,而且他们二人也是最早选择支持自己的重臣,所以孙权对他们二人是格外信任。
“主公,伯符将军的遗书虽已被毁,遗命之事也被清理得看似滴水不漏,但这世上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留着孙绍公子在,迟早是个祸患,不如……”
说到最后,张纮的语气变得阴森可怕,眼中凶芒毕露。
孙权明白张纮的意思。
即使现在江东的局势已经几乎是一面倒的倾向于孙权,但还是有个别忠于孙策的老臣,看似不站队,实则不愿接受孙权接任江东之主的事实。
尤其是一些在孙权还是孩提时,就随孙坚征战沙场的老将,他们不但手握兵权,而且在军中威望甚高。
而只要孙绍还在,他们的心思就不会断绝。
若是孙绍现在突然“意外”身亡,那么不但无需将他送到许都面见圣上,更能扼杀那些摇摆不定的老将,加快孙权完全掌控江东的进度。
“可是,他毕竟是我的亲侄儿……况且,在这个节骨眼上,孙绍出了任何意外,我都无法脱离干系,曹操若是为此追究下来,反而给了他一个针对我们江东的好机会。”
现在的孙权,面对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内忧外患,举步维艰。
内部,有着不愿臣服的老将,他们不奉孙权为主,拥兵自重,孙权担心处理得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规模内乱,既不敢对他们用强,又生怕他们联合起来与自己抗衡。
外部,北方有强大的曹操,西方是稳坐荆州,与自己有着不共戴天杀父之仇的刘表。
孙权很清楚,以现在江东的情况,是一定不能轻易与外敌发生争斗的。
但明摆着曹操现在有鲸吞天下之势,下一个攻打的目标,不是荆州,就是庐江。
孙权不知道周瑜已经与自己离心离德,还默认庐江是自己的领地。
他野心极大,深知庐江对他日后进军中原,扩展版图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所以他希望曹操下一步攻打的目标是荆州,而不是庐江。
这样,他就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趁此机会将江东彻底掌控。
处于这些原因,孙权眼下针对曹操的外交方针,只能是尽量顺从,而不是做出惹恼对方的打算。
否则,孙策已故,万一曹操不顾念旧情,直接攻下庐江,不但自己进军中原的美梦幻灭,还会对孙权在江东的威信造成巨大打击。
这也是孙权不愿杀孙绍的根本原因。
再说将孙绍送到曹操手中,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这不仅讨好了曹操,也能让孙绍远离江东。
若是曹操将孙绍扣下,自以为能对他孙权有所牵制,那就更好了。
因为孙权实际上并不在乎孙绍的死活,而且还能让那些怀有二心的老将,被逼到自己的旗下。
越想,孙权越是觉得,不如就顺了曹操的心意,将孙绍趁早给曹操送过去。
沉思了好久,孙权终于下定决心,道:“我意已决,明日就派人护送绍儿过江去许都面见天子吧!”
“主公,您真的不再考虑一下了么?”
张纮还是有些不放心地向孙权问道。
“子纲啊,我们现在还不是与朝廷翻脸的时候,曹操势大,若是得罪了他,他兴兵来犯,庐江随时都是他嘴边的一块肥肉啊!”
对着明人不说暗花,孙权直接向张纮道出了自己内心的顾虑。
闻言,张纮一怔,叹了口气,也不再多劝了。
孙权的顾虑确实有道理,现在的曹操声势滔天,之前诱骗楚云夫妇来江东还将他们软禁,兴许已经引起了曹操的不满,若是再三去挑衅对方的底线,难保曹操的大军不会对庐江下手。
而庐江既是江东向中原进军的起点,更是守卫江东的屏障。
张纮自然也不希望庐江落到曹操的手里。
“子布你还有其他看法么?”
见张纮似乎也已经认同自己的观点,孙权便看向张昭问道。
张昭还是坚持自己先前的看法,笑道:“主公明鉴,在下也以为,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稳住曹操,以免江东成为他下一个战略上的目标!”
“好,既然我们达成一致,明日我就派人送绍儿过去,也算了去一桩烦心事。”
说完这句话,孙权的心里还真就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
七日后,对自己处境十分了解的孙绍,被平安送到许都。
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许都居然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周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