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372章 卧龙?!

第372章 卧龙?!(1 / 3)

书名:我在曹营当仓官 作者:一剑绯雪 字数:4041

等典韦饮下美酒,曹操又承诺,在为期不远后,必定对所有将士论功行赏!
欢庆的气氛顿时被推到了最高峰,楚云也不记得自己当晚究竟被多少人敬酒,又究竟喝了多少杯。
他只是依稀记得自己被人扶回房,蒙头大睡,直到次日正午,才渐渐清醒。
之后,在楚云的辅佐下,曹操收拢右北平、辽西两郡的百姓、粮草、战马、军械等一切有价值的资源,并筹划着将其运送回河北。
如此浩瀚的工程,没十天半个月,自然是完不成的。
十日之后,当此事进入收尾阶段时,曹操也如预料的一样,收到了辽东公孙康送来的重礼。
楼班、袁熙还有袁尚三人的人头,还有金银玉器等颇具价值的财宝。
若不是辽东的粮草并不算太充裕,公孙康恐怕还要再多派人送来几十万石粮草来孝敬曹操,以保辽东太平。
自此,袁氏兄弟皆死,盛极一时的河北袁氏,也就此从汉末的舞台上消失。
对于公孙康的献媚之礼,曹操选择照单全收,并计划着率众离开柳城,返回邺城。
三日之后,将一切整顿完毕的曹操,率领十二万大军,风光凯旋,耗时十五日,平安返回邺城。
归途之中,曹操在路过碣石山登山遥望大海时,还有感而发,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句《观沧海》。
纵观历史,大气磅礴的诗词不在少数。
可群星璀璨般的诗人中,似曹操这般,能创出此等胸怀天下,包藏宇宙的诗词,实在是少之又少。
至少楚云本人,是非常喜欢曹操的诗词。
袁熙、袁尚的死,让还存有异心的士族们,彻底放弃了不切实际的盘算,不得不死心塌地顺从曹操的统治。
终于,河北四州的统治权花落谁家,已成定局。
——
曹操一回到邺城,当晚就急忙召楚云,还有留在邺城修养足足一个多月的郭嘉一起,声称有事商议。
楚云踏月色而来,一进房门,就见曹操与郭嘉正欢快地交谈着。
“叔父,我来了。”
“来了就好,快坐下吧。”
曹操招呼着楚云坐在郭嘉身旁,隔着前不久刚派木匠赶制的圆桌,面对面交谈。
“是。”
楚云应了一声,看向郭嘉,只见他呼吸平稳,气色红润,比之前时不时泛着惨败之色的脸要好得多。
“多日不见,奉孝的气色果然好多了。”
楚云忍不住先开口打趣道。
郭嘉不理会楚云的玩笑话,转移话题道:“你这次果然没有失望,此役个中心酸,我虽不曾亲身前往,也能想象到一二。”
“奉孝啊,你说得是太对了!此役我军能取得最终胜利,还真是有几分‘上苍庇护’的嫌疑啊!”
曹操不是个信神敬佛之人,但这一次,连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也许当真是有神明暗助,才能一路大胜,直取柳城,除掉袁氏兄弟这一对眼中钉。
三人的关系实在太过亲密,这私底下聊天也就没什么顾忌。
等曹操和楚云东一句西一句地把此次出征的经过,给郭嘉完整地还原了一遍后,听得郭嘉是惊叹不已。
直到三人闲话聊够了,曹操才干咳一声,开始讨论正事。
“奉孝,云儿,在能替我排忧解难的谋臣之中,你们是我最信赖的两人!有什么话,在外人面前我还要拐弯抹角,可当着你们的面,我就不兜圈子了。”
曹操收敛笑意,一脸正色地说出了自己的铺垫之词。
“叔父请讲。”
“请主公明示。”
楚云与郭嘉皆是同样收起笑意,板起面孔应道。
“好,那我就直说了。如今河北大定,有不少将军文臣,正打算着要联合起来,劝我再进一步。”
郭嘉深吸一口气,试探着问道:“主公,这所谓的‘再进一步’……莫非众人是打算劝进……?!”
这所谓的“劝进”,无非就是劝曹操废汉献帝,取而代之,自己做皇帝!
按说以曹操如今所掌控的城池、兵马,以及手中的资源,已然是天下首屈一指的最强诸侯。
可这并不意味着,曹操有资格直接废汉自立。
只见曹操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道:“群臣们确实是这个意思……只是不知你们二人,如何看待此事?”
话音一落,楚云与郭嘉虽然没有互相看着对方,但心灵上无疑是有了一个短暂的接触。
他们都知道,这个问题,与以往的那些截然不同。
这一次,他们必须慎重回答!
否则,即使与曹操的情谊再深厚,以后保不准也会大难临头!
见楚云没开口,郭嘉深吸一口气,沉声答道:“主公,属下以为,时机未到!”
“哦……?时机未到?此话怎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