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魏宫廷 > 第1026章:变故(二)

第1026章:变故(二)(2 / 3)

书名:大魏宫廷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字数:7552

赵弘润张了张嘴,惊地无以复加。

他自然猜得到,赵卓口中的先王,指的应该就是韩国明君韩王起,也就是说,韩王起接待过他的六王叔赵元,且奉为上宾?

原本只是随口一提的赵弘润,在听说此事后不仅有些发愣,感慨那位六王叔的人脉实在是厉害,居然都发展到韩国了,甚至于,连韩王起都奉他为座上宾。

对此,赵弘润真不知该说什么。

而此时,赵卓却不知赵弘润心中所想,捋着胡须笑着说道:“赵某福薄,不曾当面拜会姬大人。不过据赵某所知,姬大人年轻时,曾多次出访我大韩,不过,近七八年来,姬大人就没有再到我大韩拜会好友了,不知是什么缘故。”

赵弘润当然不会认为是因为魏韩交恶的关系,毕竟在这个时代,公是公、私是私,就算魏韩两国开战,一名魏人拜访一名韩人,或者一名韩人拜访一名魏人,这都不算什么稀奇事。

除非魏韩两国的矛盾上升到民族矛盾,就像魏人跟巴人一样,否则,国家一般不会去管这种事。

当然了,前提你得是没有官职在身的民,倘若是官员,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而赵弘润的那位六王叔,虽然出生尊贵,但此前并未有官职、职务在身,因此,纵使作为韩王起的座上宾,也没有人会多说什么,反而会有人感到佩服,能让韩王起奉为宾客。

至于六王叔赵元为何从七八年前不再来韩国了,赵弘润倒是可以解惑:因为赵元去了陇西。

当然,这种事赵弘润没有必要特地给赵卓解释,因此,他在笑了笑之后,将话题兜了回来:“贵使此番前来,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赵卓欠了欠身,拜道:“在下此番前来,乃是奉侯之命。侯希望就两国兵戈之事,与润公子商议。……希望两国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侯……就是那个韩武吧?

“呵。”赵弘润闻言哂笑一声,淡淡说道:“本王也希望你我两国和睦为邻,可奈何贵国数十年来频繁进攻我大魏,纵使是倾吞上党仍不知足,仍垂涎着我大魏的河东郡……”

“润公子。”赵卓刚想开口,就被赵弘润抬手给打断了。

只见赵弘润目视着赵卓,正色说道:“本王知道侯为何派贵使前来,无非就是秋收将近,贵国边疆或有可能被外族趁机攻打……虽说君子不趁人之危,但在本王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个战机。”

听闻此言,赵卓面色大变,当即正色说道:“润公子请听我一言!……韩魏之恶,兄弟阋墙;戎狄之恶,家外恶邻。戎狄披发左衽,不修仁德,不尊王道,此非我族类,润公子若亲戎狄而击我大韩,此乃引狼入室、祸及中原。”

“……”赵弘润默然不语。

其实说实话,他也就是借赵卓的嘴将他的传给武安,吓唬吓唬韩人而已,他真会这么做么?当然不会。

正如赵卓所言,无论是魏韩交恶、亦或是齐韩交恶,这都属于兄弟阋墙,是中原国家的国家矛盾,但戎狄与中原,却是水火难以相容的民族矛盾。注:这里的族,指的是文化差异,而非狭义的种族差异。

倘若赵弘润为了打韩国,亲近戎狄,教唆后者趁机侵略韩国,那么,天底下不知会有多少士子站出来指责赵弘润。

赵弘润甚至听说,齐王吕僖的父亲齐王吕诸在位时,曾与韩国交恶,两国爆发战争。可当齐王吕诸听说韩国的北燕郡遭到东胡的侵犯时,他就立马就停止对韩国的进攻,并发书催促韩军北上拒敌。

而之后,在韩国击退东胡前,齐国对韩国秋毫无犯。

这足以证明,在面对外族时,中原各国的态度是一致的。

这些事,赵弘润不是不清楚,只不过,他可没有像齐王吕诸那样高尚的操守,不从韩国这边狠刮点东西回去,如何弥补他魏国在这场战役中所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