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将夜 > 第九十二章 渭,我心忧

第九十二章 渭,我心忧(2 / 3)

书名:将夜 作者:猫腻 字数:10786

今夜松鹤楼上,是皇后一派官员的聚会,大概是自认为无事不可告人,光明正大,所以竟是没有做任何遮掩。

礼部尚书看着席上众人,微微皱眉说道:“今日相聚,最主要的问题便是东疆之事,不知诸位对殿下在朝会上的说法有何意见?”

有官员冷笑说道:“以命相抵?这话与市井泼妇赌命发誓之举有何区别?殿下在荒原上和蛮子呆的时间长了,怎么学会了这招?”

礼部尚书斥道:“说的什么胡话?赶紧闭嘴。”

那名官员道歉,却依然不依不饶,说道:“我倒是想问问诸位大人,我大唐历史上,可有皇帝或监国因为前线战事失利而抵命的先例?既然没有,殿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了堵住世间众人悠悠之口?待战事结束之后,难道你我还真去逼宫问罪要她死?这实在是荒唐到了极点!”

太常寺卿轻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不过殿下如此做法,至少可以消解一下军中将士的怨气……如今国势危急,皇帝陛下和殿下接下来的处置措施还算得当,把固山郡和北大营的兵力向东移动,算是稳妥。”

先前那名官员冷笑道:“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法子。补锅匠谁不会做?若要我说,东疆空虚,也可以动用征南军,殿下决意动用固山郡三州,谁不知道她是想华山岳能够击溃燕军,好替她挣些颜面回来。”

礼部尚书听着这话,眉头皱的更深了些,说道:“征南军远在森林边缘,与清河郡之间隔着丛山峻岭,只能绕行山南道,路途遥远,等征南军去往东疆,填补东北边军留下的缺口,燕军只怕已经打到了长安城下。”

那名官员闻言一怔,不再说话。

“李大人先前说到了一句话,本官以为那才是重点。如今国势危急,一应争执,都应该在朝堂之内解决,我大唐君臣,当齐心对外才是。”

礼部尚书看着席间众人,殷切嘱咐道。

有人忧虑说道:“然则皇后娘娘和六皇子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回长安?”

…………松鹤楼的聚会,很快便结束了,皇后一派的官员最终决定暂时安静,等着熬过这段艰险的时光,再来议及其余。

然而通过那些官员的态度,包括朝廷对东疆布防空虚一事安排,和长安城里百姓的愤怒,依然可以看出,如今大唐从君到臣再到普通百姓,虽然悲痛愤怒于成京一战的结果,却依然坚信大唐不会失败。

诸葛无仁已经辞去了天枢处主管的职务,他也参加了这场松鹤楼的聚会。只是此人平时行事有些险厉阴狠,众人不愿与他多打交道,如今他已经辞了官职,请他与会已是看在皇后娘娘的面子上,谁会与他多说什么?

诸葛无仁很清楚大臣们对自已的看法,他没有流露出什么怨恨的神情,只是比往常显得更沉默一些。

在他看来,这些大臣只会夸夸其谈,根本都不知道眼下的重点是什么。

大唐军队为何会迎来一场惨败?国势为何危殆?

正是因为如今皇宫里那对姐弟来位不正,愚蠢不堪,只要能够迎回皇后和六皇子,大唐必将风清海晏,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离开松鹤楼后,诸葛无仁没有回府,而是向皇城方向走去,他知道辞官之后这些天,南门观里始终有修行者跟着自已,所以他也没有刻意掩饰自已的行踪,反正他要去的地方,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的。

他去的,是皇宫的侍卫处。

徐崇山如今已经是大唐宫廷侍卫处总管。这位与宁缺打过多次交道的沉稳长者,依然像从前那样憨厚可亲,直到他看到诸葛无仁那张像毒蛇似的脸。

“诸葛,你现在再出现在这里,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徐崇山看着诸葛无仁说道,神情略显凝重警惕。

诸葛无仁说道:“我想,再如何不合适,也不会比你出现在这里更不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