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耳震撼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耳震撼(2 / 2)

书名:三国之无限召唤 作者:藤洛 字数:3305

刘备沉默下来,目光看向诸葛亮,寻求他的意见。
诸葛亮沉思不语,似乎在权衡着什么,半晌后,方摇着羽扇道:“这榜文多半是陶贼故意散播,为了诋毁司马仲达的声誉而已,亮以为不足为信。”
“可这榜文乃司马懿的未婚妻所书,我以为可信度极高。”沮授坚持道。
诸葛亮却不以为然一笑,“陶贼素来残暴,那位张小姐落在他手里,在他的威胁逼迫下,写了这么一道言不由衷的榜文,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可是,就算是那张小姐被逼迫,但晋阳失陷,晋公被俘,发生的这么突然,这么意外,足以佐证这榜文的真实性。”沮授执意辩道。
“大王也说了,晋阳陷落,袁尚被杀,全是因为袁尚太过无用,公与却因陶贼的一道榜文,就将责任都强加在了司马仲达身上,未免有失公允了吧。”诸葛淡淡笑着,语气中流露着几分讽刺。
他这三寸不烂之舌,何其厉害,沮授又岂是他的对手,几句话间便被说的哑口无言。
“孔明言之有理,你们要对本王的识人之能有信心,司马仲达乃当世名士,智谋卓绝,又有匡扶汉室,对抗陶贼的忠肝义胆,本王相信他的人品,这榜文不过是陶贼诋毁的把戏而已,不看也罢。”
刘备脸上的凝重已失,冷哼一声,将手中那榜文几下撕碎,扔在了风中。
沮授见状,也只能闭口不信,只暗自摇头。
这时,诸葛亮方又道:“咱们不惜割了大半个辽西郡,才换取公孙度撤兵,付出这么大代价,就是为了夺得晋北诸郡,事不宜迟,还当加快行军,赶赴马邑增援司马仲达才是。”
“军师言之有理。”刘备连连点头,大手一挥,当即下令全军加速前进。
刘备也下了城头,准备随大部队而行。
就在刘备刚刚出了城门,还没走出百余部,前方一骑斥侯飞奔而来,大叫道:“禀大王,大事不好,陶贼已抢先一步攻下马邑,正率大军尾追着司马懿败军,向我平城杀来。”
“什么!”刘备骇然变色。
不光是刘备大惊,就连身边的诸葛亮,以及文丑等诸将,也无不变色。
要知昨天他们才收到情,陶商只率三万先锋军,进至马邑城下,其余大军离马邑尚远。
根据诸葛亮的判断,陶商必会如往常那样,等大军齐集后,将马邑城团团围困,继绝了与外界联系之后,方才会四面围城。
谁料到,陶商这次却不按常理出牌,竟然不等将马邑围住,就即刻发动了强攻。
“司马仲达尚有兵三千,又有吕布郭淮相助,凭他的本事,怎会这么快就失了马邑?”诸葛亮喝问道。
斥侯便将马邑士卒,如何因榜文的蛊惑,对司马懿信任大失,又如何被陶商射上城头的司马氏一族首级,沉重打击信心,最终斗志瓦解,被魏军一鼓作气,强行攻破的过程,道了出来。
听罢之后,刘备众人,方才恍然惊悟。
纵然是诸葛亮,也不禁感叹道:“陶贼对于人心的掌握,当真是了得,区区一道榜文,几颗人头,不废吹灰之力,便瓦解了守军人心。”
就在刘备一众,唏嘘震动之时,前方尘土大作,却是司马懿率领着千余败兵,逃至了平城。
刘备也不及多想,当即上前接应。
片刻后,两军会合,司马懿灰头土脸的策马前来,直抵刘备马前。
一见着刘备,司马懿便滚鞍下马,扑倒于刘备跟前,悲愤泣道:“懿为对抗陶贼这个大汉逆贼,全族百余口皆被陶贼所害,恳请大王帮懿为我司马氏一族报仇雪恨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