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2)

书名:古舞新生 作者:文晴希瑶 字数:4761

解琋又不好意思起来,笑着不知道怎么接话。
“行了,收拾收拾,系里召集开会呢。最后安排一下开学事宜。”
“哎,这就来。”王邵飞急忙应。
林轹拍了拍解琋的肩:“膝伤还好?能恢复成现在这样,很不错。”
解琋这倒是愣了一下,林老师,真的很少夸人。
正式开学的这一天来的飞快。
开学典礼结束的时候,太阳刚刚炽热起来,晒在人的身上,暖暖的。排着队走出大厅,何潇辰伸了伸懒腰:“每天六点起床,这日子没法过了。”
杨逸杰走在何潇辰身后,一把把他伸起的双臂打下去:“你长点心吧,这可是专业舞校。”一旁的方骅看到他耍宝,扑哧地笑出了声。
“开学典礼的时候方老师刚刚教导过,学舞之人贵在勤,要抵得住惰,对自己狠得下心——”杨逸杰拿捏着语调,推推何潇辰,快走了几步。
杨逸杰知道,这舞校来之不易。刚刚开学典礼国旗升起的时候,他就默默地对着国旗发誓,一定要好好练功,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优秀舞者,把中国舞带到世界的舞台上,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古典舞。
一旁的方骅听到他提起方老师,又红了脸。刚刚爸爸在台上讲话的时候,他就觉得手足无措,那种感觉太奇怪了。台上的人是他熟悉的爸爸,又好像离他远了许多。
很快,就走到了教室门口。
九月,北方渐过了盛夏。末夏转秋,微凉。练功房里浅浅地打了空调。半大小子们换了衣服在教室中站着,有些局促。教室很大,他们三五成群地倚着把杆,三面镜子中全是一个个身着白色汗衫、黑色短裤的身影。
雷铭自顾自地将腿架上把杆,稍稍活动着。何潇辰企图借着杨逸杰的肩膀,来个回笼觉。俞思凡对着窗子盘腿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窗外。
门响了,走进来的是解琋。低声的交谈停了。杨逸杰推了推何潇辰,在他话还没出口时适时地捂住了他的嘴。
少年们自觉地从四周集中到了解琋所在的教室中央。
“我们的基功王老师马上就到。”他环顾,还算满意。
大概排了一下上课的队伍。
王邵飞手里拿着一个夹子,走进了教室,在解琋身旁停下,瞬间聚集了所有同学的目光。
一头明朗的短发,前额的刘海三七分上梳,蓬松的黑发向上翻卷,露出浓密的剑眉和炯炯星目。舞者的气质,在他站定时就展露无疑。比解琋略高的个头,修长的身材,腿与上身的完美比例,透过薄薄的汗衫,似乎看得到紧致而富有线条的肌肉。
“同学们好。我是大家的基功老师,王邵飞。”他两脚平行分开,双手拿着夹子背在身后。“大家叫我王老师,小王,小飞,什么都好。既然我带基功——我的规矩,除了功,别的我们都好商量。”
下面传来悉悉索索的议论声。
何潇辰从身后捅了捅杨逸杰,小声:“挺帅的,和小爷我有的一拼。”杨逸杰嫌弃地回头瞥了他一眼。
王邵飞继续:“基功课有多重要,我觉得大家应该也很清楚。对还是高中生年龄的大家,尤其还有一些同学之前没有上过专业院校,以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至少每天都会见我一次的。”
俞思凡撇了撇嘴,从小他最不喜欢的就是练基功,他总觉得舞蹈表现是不需要依赖突破人体身体限制来实现的。
王邵飞饶有兴致地看了方骅一眼:“之前我也听有的同学有这样的想法,什么舞蹈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炫技。重在感情的投入而不是技术的高低。如果炫技的话就去练艺术体操好了。”
下边的少年们嘈杂起来。
方骅低头看着脚趾,好像这样的话,他之前是说过,应该是在他刚刚开始练舞的时候。
“但是——”王邵飞陡然提高了音量,少年们的低声交谈瞬间就被压下去了,“我要说的是,没有技术,不成艺术。但光有技术,也不是艺术。”
“我想大家会慢慢体会到的。既然在舞院附中,想必咱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喜欢舞蹈的,即使不那么热爱,将来也是要靠舞蹈谋生的。是个人都能跳一段舞蹈,但什么是真正的好舞蹈?真正的艺术是需要技术支持的。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同学不辞辛苦读附中的原因。优秀的舞者,不仅举手投足,都是舞姿,还要有足够的技术以供表达。”王邵飞接着说,少年们的声音渐渐止了。
“技术——这是我们在附中首先需要打磨的。将技术磨成艺术,是大家现阶段需要学习的,更是需要用一辈子体会的。”王邵飞声音坚定。练功房里鸦雀无声,只能听到窗外隐隐约约传来的鸟叫声。
杨逸杰的手默默攥成了拳。
停顿了半分钟,王邵飞从许多同学脸上看到了坚定地眼神,他知道今天这番话,孩子们听进去了。
他继续:“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不为难大家。我们点名,大家互相认识一下。然后,今天解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技术技巧示范。不求大家多长时间内能做到这样,只是让大家看看优秀的技术,心里有个努力的标杆。”
说罢,他牵了牵嘴角,脸上笑容玩味:“以后少叫苦叫累。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想自己离你们解老师还有多远。”
他看了一眼雷铭,少年神色淡淡,没什么兴致的样子。
“进行完这些,我们同学也认识了,舞蹈也欣赏了。就先活动活动筋骨,让我看看你们一个暑假过去的进步情况。”
下面的少年们报以一阵大声的干笑,进步情况,但愿如此吧。
方骅没有笑。他跟着王邵飞练过几次功,比起解琋,他更怕眼前的王邵飞。每每他一上手,总是几下就逼的他眼泪直落。最初听说他是自己的基功老师时,心里就有些忐忑,现在在练功房中央站着,心中更是七上八下。听得他说今天不上难度、也不上量,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