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法海戒色记 > 第十九章 至圣真谛 浩然之意

第十九章 至圣真谛 浩然之意(1 / 2)

书名:法海戒色记 作者:吴虾米 字数:5408

仿佛是过了一时一瞬,又仿佛是历经了万世万年。

不知究竟过了多久,当法海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依旧伫立于草庐之外,草庐还是那间草庐,庭院也还是那处庭院,不过,却仿佛又有了一些不同。

正失神之际,草庐中人影一闪,太藏生推开竹门走了出来,此时的太藏生眉宇间已经变得一片慈眉善目。

“你已在开卷有益中,参悟万世经纶三日三夜,可有所得?”

“三天三夜吗?”法海一愣神,思忖良久,方尴尬的答道,“学生鲁钝,没有什么过目不忘之能,这三天三夜来虽然在那苍穹之中感受到无数至理,但却如同过眼云烟一般,已然尽数忘却,思来想去,也只能记得寥寥三字而已。”

太藏生闻言,身形猛然一阵,一双小眼瞪的溜圆,看向法海的目光就如同看洪荒猛兽一般,充满了不可思议,颤声问道,

“哪三个字?!”

“嗯,一个是时,一个是势,一个是……运……”

法海对太藏生的表情实在有些不理解,那万世经纶中蕴含着繁星一般的天地至理,自己却只悟出区区三个字,虽觉得有所收获,但又有什么值得震惊的?更何况,连自己想得到的天地浩然之气的影子都没看到。

“至圣真谛,浩然之意!”太藏生谓然一叹,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万世经纶,开卷有益,但也仅仅是开卷时才有益,多看无益。老夫守护了这万世经纶七千年,一直期望儒门再出一位中兴之才,没想到到头来,却为佛门做了嫁衣……”

“前辈……”法海见状,顿觉一阵莫名其妙。

“娃娃,不必再问。你只需知道,这三个字足以令你受益终身就行了。”太藏生说罢,又摇摇头,转身一步步走回了草庐,背影说不出的寂寥。

“浩然之意是儒门立身之根本。儒家大道尽出于此。什么时候。你连这三个字都忘记了,就带着《春秋》来这里找老朽吧,那时老朽若还身在此界,必会为你答疑解惑。并再助你一臂之力……去吧!”

“前辈,学生怎么才能把这三个字都忘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前辈,学生要去哪里找寻真正的《春秋》?”

“始皇陵寝!”

“啊?”

……

带着一头雾水出了稷下书院,法海飞向了京城德王府。

一路无事的回到德王府,应付了德王父子几句。法海就闭户不出,体悟研究起自万世经纶中所得这三个字来。

至圣真谛?!这四个字实在是太吓人了。

法海清楚,所谓至圣,说的就是孔子,他被尊为至圣先师,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教化众生。自洪荒以来,这天地间,不是谁想学习就能学习的,就算贤如道祖。其在紫霄宫开坛讲道时,也是有本事的才能去听,而孔子却推崇有教无类,即使卑微如蝼蚁,也有学习的权利和资格。皆在儒门教化之列。洪荒破碎后,卑微弱小的人族能够崛起,儒门的教化功不可没。

第二件就是制衡诸天。孔子作《春秋》,制衡诸天万界。上至圣人,下至权贵。都在儒门制衡之列。正是有了这种制衡,洪荒破碎后,仙、佛、道、妖、魔才能和谐共存,而弱小的人族,才得以在诸天各方势力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万界之中,有儒门存在的地方,都不会一教独尊,更不会有万世之君,黎民苍生也都会因之而受益,中原富庶远超各大洲国,其根源就在于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