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个屁的油啊加!
张元文张元武面无表情。
这老师真的太狗了。
所以说老师那么费心扒拉的把他们教导出来,就是为了在他想坑人又懒得想法子的时候让两人上吗?
虽然心底跑过无数的羊驼,但谁让这是自己老师呢。
两人还是认命的吸了口气,开始着手准备老师的学堂大业。
其实想想,老师说的也对,还是他们不会挣钱,如果他们挣钱的话,老师直接用他们的钱就好了,何必还要费尽心思去让人家给呢。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他们不对……等等,怎么又被老师给绕进去了。
京城中人不知道外表看上去相当稳重的两人内心是如何疯狂弹幕刷屏,吐槽那位被他们夸上天的纪先生。
他们只知道,不愿意出山村的纪先生,要开学堂了。
不是那种扫盲的,是真正的学堂。
吃住都在学校,住进去可能一年半载都不能回家,只能潜心在学堂学习的那种。
而且,他只看资质和向学程度,不收钱。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啊!!!
他们刚准备让自家孩子想办法去拜师,这位纪先生就要开学堂了,而且还是不收钱的开,到时候也不用担心孩子去了没办法拜师了,直接入住学堂不就好了。
家长们高兴,兴奋,激动。
张元文张元武就一副很配合的样子,告诉学堂大略该是个什么样子。
住的地方应该就是搞个铺盖住大通铺吧,被褥什么的自带所以还好。
吃的话,老师那么穷,每天有清汤寡水就不错了。
那边太阳晒人,冬天冷,夏天没冰块,冬天也没暖炭,不过也还好,读书嘛,吃点苦算什么。
什么?自己带?家里人送?
这估计是不成的,老师喜欢封闭式管理,没学出个东西学校你都出不去,外人就更加不可能进去了,再说了,大家都是住在一块的,若是真的自带冰块暖炭,到时候岂不是太引人注目,让同窗浮躁。
家长们想送孩子入学的小心脏就好像是被浇了一盆凉水,一下子就熄灭了。
但不甘心啊。
他们就算是愿意养自家孩子一辈子,等到他们老了死了可该怎么办?活着的时候是靠山,死了可不就是树倒猕猴散吗?
而且这孩子也不能一辈子都是孩子。
日后他们还要成亲,做夫君,做父亲,做夫君的时候娘子可以忍他不懂事,当了父亲,儿女以后的婚事不都还要看他这个父亲出不出息吗?
就算不说父亲,他们自己的婚事不也要看自己优秀不。
张元文张元武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从他们回到京城,多少有姑娘的人家蠢蠢欲动。
这可都是因为那位纪先生教导才得来的。
可让自家娇生惯养的孩子去吃这种苦头,他们又实在是不敢想。
就在这个时候,张元文张元武安排了个托,开始大张旗鼓的往张家送钱。
直白的说了,这笔钱我们不是给你们的,我们是想要捐献给你们先生书院的,先生清贫,又不肯收束,建立学堂定然是囊中羞涩,他愿意尽绵薄之力,让先生把学堂建设的更好一点,为天下学子谋福利。
这事一出,家长们一个个都好像是打通了什么任督二脉,也不发愁了,也不纠结了,一个个都开始收拾钱往张家送。
纪先生不肯收束,捐献给学堂的钱他总不好不收吧。
他们舍不得自家孩子吃苦,那把吃苦的环境改造一下不就得了。
只要钱到位,环境改善还不是轻轻松松。
张元文张元武深谙纪长泽精髓,一边说着不要不要,一边又在推拒之后将钱收下。
顺带还一人打了个收条,两边一人一份。
面上还相当为难的说着:“先生一向是不喜财帛,我们也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收下,今日先把数目记下,等到我们回去,先生若是收下用来建造书院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他不肯收,我们便会按照记录下来的这些如数奉还。”
可别还了,赶紧收下吧。
钱是小事,我们家孩子可不能吃苦。
明明是自己个送钱,诸位家长却比谁都要着急。
纪先生可千万别不收下,可一定要收下这笔钱啊。
从古至今,被人家求着收钱的,纪长泽还真是头一个。
这件事就是他授意自己学生去准备的,他怎么可能不收下。
张元文张元武走的时候是骑马轻装上阵,回来的时候却是跟了一个车队。
小县城里大额银票兑换不出去,他们这一箱子一箱子里装着的可都是钱,连带着一些家长赠送的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